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近年来,搬经镇搬东社区牢固树立“党建引领、网格联防、群防群治、科学防灾”的社区综合减灾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救并重”的原则,着力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水平,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载体,积极推进社区减灾工作落地落实。
强化组织领导 锻造硬核队伍
筑牢堡垒,凝心聚力。
搬东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社区“两委”班子其他成员担任小组成员的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部署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讨论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
搬东社区积极整合周边力量和公共资源,与镇消防中队、辖区企业、村卫生室,以及周边社区签订了应急联动协议。同时,搬东社区完善了以网格员、志愿者为骨干的工作网络体系,建立了由21人组成的综合应急队伍,负责做好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灾害预防、应急救援、灾后处置和信息上报等工作,并配备了2名经过培训的灾害信息员,通过应急广播、网格工作群等渠道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做到预警信息全覆盖。不仅如此,搬东社区还着力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其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以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强化风险评估 狠抓隐患治理
源头治理,筑牢屏障。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防灾减灾的最前沿。搬东社区通过建立社区灾害风险定期排查制度、绘制灾害风险地图和应急疏散地图、摸排事故隐患清单和脆弱人群清单,做到风险早发现、治理早落实、灾前早预防、灾后早救援。
在重要路口、河道、高压线下等位置,搬东社区设置警示牌并加强日常巡查。为了更好地落实老弱病残的应急避难工作,社区特别落实了35名老弱病残等脆弱人群的应急避难结对帮扶措施,确保在受灾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进行疏散安置和救援保护。
强化设施建设 提升物资保障
提升设施,夯实根基。
为夯实防灾减灾基础,搬东社区不断跟进、升级“硬件”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点、微型消防站、医疗救护站等基础设施。在社区文体广场、搬经中学操场及陈氏宗祠周边空旷区域等地设置了能够满足社区需求的应急避难场所并进行了应急功能分区设置。
同时,根据相关要求,搬东社区购置了消防救援设备器材、机械车辆和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并向社区居民发放了应急救援包,以保障灾害发生时能够进行应急处置,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和实施自救,并保证灾后安置安全有序、生活稳定。
强化宣传教育 增强减灾意识
强化教育,提升意识。
做好灾害防控,宣传教育还需走在前头。搬东社区依托防灾减灾科普室、百姓大舞台、文化宣传栏、微信工作群等宣传教育阵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科普知识宣传和应急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同时,搬东社区还根据不同灾害类型,制定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工作机制,并广泛发动辖区内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积极开展并参与各类应急救援演练,做到同心同德、共防共治,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基本技能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社区已先后两次为全市提供了冰冻灾害天气应急桌面推演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强化科学管理 保障民众安全
科学管理,常态长效。
针对社区交通发达、道口众多且设施农业规模较大、大棚面积数量较多,特别是搬经中学周边群租房众多、外来人口密切等实际情况,搬东社区十分注重人防与智防、全面与重点的有机结合,确保优质高效做好综合减灾工作。
搬东社区在重点区域和点位安装了监控摄像设备100多套,在社区设置指挥中心,将监控系统与镇指挥中心和公安交警部门联网运行,并组织专门人员和无人机进行全域巡查,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目标进行重点巡查监管,发现隐患及时处置。严密的防范措施和科学的管控手段,带来了社区的和谐平安,多年来社区未发生一起责任灾害事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代的防灾减灾救灾观念已随着创建之风潜入了搬东社区每一位居民的心田,社区的安然新生活已徐徐开启。下一步,搬东社区将继续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久久为功,进一步提升基层社区防灾减灾的综合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融媒体记者李军 吴青青
邀请消防员讲解消防救援工具的使用方法
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向社区居民发放家庭应急救援包
邀请消防员讲解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邀请民警对社区居民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
未成年人防溺水知识培训
各个部门到搬东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发放宣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