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外电报道 > 正文

一条黑鱼“游”出高价值产业链

如皋给鱼上保险为水产养殖户兜底保障

一条黑鱼“游”出高价值产业链

“真没想到,32200元理赔款这么快就到账了。”10月7日,如皋市耕渔家庭农场内,正在巡塘的农场主蒋本龙看到手机上银行卡快捷到账短信提示,喜出望外。

9月14日起,如皋降雨持续不断。根据蒋本龙购买的“水产品养殖气象指数保险”相关条款,连续3天日降雨量达3毫米(含)以上或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达35℃(含)以上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9月19日上午10点,人保财险如皋支公司理赔员黄志鹏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上门查勘,走完出险手续。

天气晴好时,蒋本龙一敲投食器,鱼苗便蜂拥抢食,水面浪花四溅,好不热闹。“雨一大,鱼就不肯吃食。”原本每天要投喂6次,暴雨期间每天只喂了2次,投喂量只有平时的一半。而他担心的不光是“水深”,还有“火热”——通常情况下,户外气温超过35℃,水面温度也将达到30℃左右。水温高了,鱼苗同样不进食,发生鱼病等次生灾害几率大大增加。

“鱼苗一天不吃、三天不长,养殖户可就睡不踏实了。”如皋水产技术专家陈忠高介绍,通常情况下,像黑鱼收购价格,2斤以上的,每斤能达到10元;低于2斤的,每斤仅6元上下。恶劣天气导致水稻倒伏,现场一看就能掌握受灾情况,但鱼苗在水下,很难评判、界定受损情况。

水产养殖,大多看天吃饭。近年来,受极端灾害天气影响,渔业养殖户遭受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2021年,如皋农业部门联合人保财险如皋支公司,推出“地方财政补贴型水产品养殖气象指数保险”,给予水产养殖户兜底保障。

去年6月,蒋本龙购买了“水产品养殖气象指数保险”。“有保险撑腰壮胆,能睡上踏实觉了。”之后他主动将保费调至最高档,从4万多元增加至9万多元,今年以来已成功理赔5次,总额超过14万元。截至目前,如皋累计为168户次水产养殖户办理理赔,总金额达到156.8万元。

前道“保”养殖,后道“保”生产。记者在弘玖水产旗下的江苏溯源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内看到,屠宰、切片、上浆、清洗、包装,120多名工人每日可加工黑鱼片6吨。作为江苏最大的黑鱼养殖和生产加工基地,弘玖水产不仅给1000亩黑鱼养殖塘口全部上了保险,还给后道鱼片加工环节买了“品质险”。

溯源食品厂房外,一批刚刚离开生产线的黑鱼片正在装车,将于当天发往无锡。记者注意到,每包产品的出厂包装袋上醒目印着“中国人民保险承保品质保险”标志。人保财险如皋支公司副总经理章勇介绍,今年4月,人保财险如皋支公司签发全国首单地方财政补贴型黑鱼片品质保险,为弘玖水产提供总价值3300万元风险保障。弘玖水产公司董事长范存国说,今年公司黑鱼片产品和其他公司样品一起送选,因为有品质保险,成功打入上海高校联盟集中采购中心。

从养殖塘口到加工产线,在政策性保险“呵护”下,一条黑鱼在当地“游”出年产值10多亿元的产业链。近年来,如皋聚焦“三黑三白(黑猪、黑鱼、黑塌菜,白米、白菜、白萝卜)”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不断加大农产品品质保险开发力度,预计今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总保费不低于9600万元,同比增长10%。“以高品质催生高价值,赢得市场高份额。”如皋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志斌说,当地通过政府信用为农产品品质“背书”,让农业特色产业“更有奔头”、农民增收“多尝甜头”。□《新华日报》记者丁宏波 通讯员 朱登峰 纪 飞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