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天气逐渐转凉,参加完上午的月度工作交流会后,洪远建又赶回了如皋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开始了他一天的教学工作。
作为从江苏省体育运动学校走出的投掷运动员,洪远建在田径比赛上曾屡获佳绩。自1987年返回家乡如皋后,洪远建将全部精力放在了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上。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要肩负的责任。做运动员的时候,就一心训练,现在做教练了,那我的重心就是为国育才。”洪远建告诉记者,如皋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是国家第一批高水平后备人才投掷基地,训练项目包括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学员以女子为主,年龄从七八岁到十几岁。多年来,在洪远建和妻子缴灵的携手努力下,这个地处县级市的投掷基地已向国家输送了50多名优秀运动员。
为了选出好的体育苗子,洪远建每年都会频繁地奔跑在省内各学校以及大大小小的体育活动现场。如今,基地内现有的三十多名学员都是他用心挑选的。“挑选学员时,主要是看他们的身体比例和身体协调性。遇到好苗子,不论是打电话还是上门,我会反复跟家长沟通,就怕错过了一个良才。”看着选回来的苗子一点点长大,在铅球、铁饼、标枪等项目上练出成绩,洪远建和缴灵很是欣慰。
“17岁如皋姑娘丁朱慧以18.46米的成绩夺得2023年东亚青年运动会女子组铅球冠军”“14岁如皋小将代抒鑫以46.71米的成绩夺得第二届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女子组铁饼冠军”……今年8月,一条条喜讯像长了翅膀似的,从遥远的蒙古国、巴西传来。“听到丁朱慧在东亚青年运动会夺冠的消息,看到她身披国旗奔跑的视频,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丁朱慧的妈妈丁美华感慨道,从13岁被选入训练基地,到15岁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再到今年在东亚青年运动会上夺冠,丁朱慧的成长成材离不开洪教练夫妇的悉心指导、真情付出,“教练就像她的第二个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丁朱慧的今天。”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大,一点点练出成绩,洪远建夫妇的头上再添华发,眼角几添风霜,岁月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将他们的意志锤炼得更加坚硬。“我是练体操的,嫁给老洪后,就跟他一起来到了如皋。30多年了,我俩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看到他们成长成材,有了好的成绩、归属,一切付出都值了。”作为贤内助,缴灵在丈夫训练孩子时,也经常搭把手,这对配合默契的夫妇是孩子们敬重又喜爱的“洪爸爸”“缴妈妈”。
岁月如梭,不舍昼夜。当丁朱慧、代抒鑫等选手在国际赛场上披荆斩棘夺得桂冠时,如皋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员,洪远建和缴灵的训练工作又忙了起来,这是一轮新的开始,也是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坚守。“希望丁朱慧、代抒鑫这批成熟的选手,在速度、技巧上再突破,也希望新来的学员能够循序渐进走上正轨。”说起将来,洪远建表示,路在脚下,行则将至,一切只为孩子成才。□融媒体记者蔡梦玉 陈嘉曦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