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好人”吴玉兰:
8年坚守承诺 给侄孙一个温暖的家
“孩子,从今天开始,这里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就是这样一句承诺,吴窑镇三元社区居民吴玉兰开始了一段长达8年的陪伴。
2015年,朱海林母亲病重、孩子母亲出走,为了生计,朱海林要出门打工,谁来照顾孩子,成了摆在朱海林面前的难题。此时作为婶婶的吴玉兰主动提出抚养孩子。“当时侄孙还不满10岁,在经历亲生奶奶病故、母亲出走的沉重打击下,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更加不爱说话。”吴玉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以细致的关怀和用心的陪伴,让侄孙感受到家的温暖。
“既然答应了照顾好孩子,那就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把这件事情做好。”其实,吴玉兰家的经济条件一般,但是他们从没想过放弃。吴玉兰的女儿女婿也很支持她的决定,果断取消了再生二胎的计划。
平时侄孙缺什么,吴玉兰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他添置,从来不委屈了侄孙。但是侄孙犯了错误,吴玉兰也会严厉批评,做了好事就认真夸奖,不溺爱、也不苛责。因为她明白,爱孩子不是给他吃饱喝足就好,真正的爱孩子,不但要从生活上照顾好他,更要注重孩子精神食粮的补充,就这样,侄孙渐渐地开朗起来。
到了初中,侄孙到了叛逆期。有一天吴玉兰从班主任口中得知,侄孙在班里不爱说话,还偷懒不写作业,吴玉兰是又惊又气。“当时虽然生气,但是我知道打骂只会适得其反,便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道理,讲学习的重要性,讲自己对他的期望。”吴玉兰说。
经过耐心开导,侄孙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声泪俱下的一声“玉兰奶奶,我会改的”,让吴玉兰放下心来,也更坚定了她好好抚养侄孙长大成人的决心。
“既然当初答应了,就要把孩子照顾好!”多年来,吴玉兰一直铭记当初的诺言,精心照顾侄孙。困难面前,她选择坚强;承诺面前,她选择坚守;亲情面前,她用真心去滋养。她学问不高,但人格高尚;她默默无闻,用最质朴的行动践行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融媒体记者吴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