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保留老街记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名片,日前,丁堰镇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将丁堰镇列为省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单位的要求,丁堰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申报工作,守住文化根脉的前提下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丁堰老街焕发新活力。
丁堰镇树立科学保护理念,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的站位和标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全方位多角度挖掘丁堰历史,讲好丁堰故事,把关帝庙、社学巷、明清时代民居等古建筑保护好、利用好,把运河、实业、红色等历史文脉传承好、发扬好。作为“千年盐镇、运河枢纽、红色沃土”,不同时期的历史功能定位对丁堰的镇区风貌、居民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铸就了丁堰老街区独特魅力。“三河三桥、一街九巷”的肌理脉络,连接着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承载着有形建筑和无形文化,丁堰镇全力保护好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在抓好历史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把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初步建成“规划引领、科学管控”的管理体系,迅速组织规划单位认真编写申报文本。对照分析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硬指标,逐步分析、精心执行,制定了《老街保护整治方案》,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确定项目安排,采用微改造、微更新方式,以小规模、渐进式的节奏,确保老街的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宜居性。针对省文保单位的硬指标缺项,聘请东南大学教授,形成了省文保申报文本。聘请南大专家对镇区老码头、古河道、老街有价值点位进行了考古勘探。
丁堰镇建立历史文化保护领导组,申名办已成为常设机构开展工作,并明确国土、住建、文化、综合执法部门保护职能。邀请熟悉丁堰历史的退休教师和文化工作者、各村居专职文化员、热心历史文化保护的乡贤参与其中,形成“1+N”的历史文化保护队伍。拓展多方参与渠道,吸引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共保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特色庙会、主题宣讲、文艺展演等形式,让历史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老街保护、文化宣传。
下一步,丁堰镇将继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持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省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切实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为全市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争做贡献。(通讯员 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