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名片。江苏南通如皋市第二中学将12项非遗纳入学校课程,由如皋市文化馆的非遗传承人带领师生一起学习。浸润在非遗文化的土壤里,孩子们无比欢乐,也充满了学习兴趣。
正在练习如皋杖头木偶戏的高一(12)班学生季佳睿,已经学习了三个月。季佳睿说,刚开始,由于举着的木偶非常重,感觉自己的肩膀特别累。不过现在,季佳睿已经能够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一台完整的木偶戏了。他们在这样的非遗课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到非常自豪。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很有成就感。
如皋杖头木偶戏非遗传承人朱亚云表示,把杖头木偶带进校园,让学生们参与练习和表演,能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坚守传承的不易。
当然,除了学生要学,老师也在跟着非遗传承人认真地学。如皋市第二中学历史老师宋金丽说,作为教师有义务把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除了杖头木偶戏之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盆景技艺也是学校的非遗课程。高一(3)班的沈亚楠说,自己一开始上课时,信心不足,甚至有些打退堂鼓,不过,慢慢地,她发现这门课程很有意思,渐渐地开始融入其中。
很多非遗传承人都表示,现在要找到传承人非常难,大部分年轻人对这些都不太感兴趣,所以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失传的尴尬。如皋市第二中学把非遗纳入课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目前,该校有如皋杖头木偶戏、如皋盆景、如皋剪纸等12个非遗社团,每周三节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