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城市治理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化。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如皋市积极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数据畅通、部门联通、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联动指挥体系,走出城市治理新路径。
打破“数据信息孤岛”
走进如皋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三块巨型大屏正高效索引着整个城市的情况。为打破部门间、机构间的“数据信息孤岛”,该市强化“数聚”支撑,按需开展多源数据的归集、治理和应用,不断改变着城市治理规则: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近年来,如皋发布“数字如皋”三年发展规划,出台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数字政府多元共治格局,不断强化综合高效的市场监管能力,畅通服务渠道,让政策发布、推送、解读线上可见、全程可溯。
下好惠企便民“一盘棋”
借数字“东风”重塑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如皋积极推进“一网通办”服务体系建设,推行企业开办“半日办”,并将医保登记、报关单位备案等纳入“一站式”服务,通过打造“无证明城市”,助力精简优化1240项证明材料,实现用数字化助力治理精细化、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化的良性互动。
同时,如皋市打造了一体化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平台,选取1019家规上企业和85家建筑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集约整合各类信用数据,实时“晾晒”企业信用“成绩单”,为信用监管装上了“千里眼”。据介绍,分级分类“成绩单”目前已应用于该市招投标、金融、科创、政务服务等20个领域。
破解信息挖掘大难题
城市治理要想时刻保持“耳聪目明”,指挥中心就不能只满足于“看急诊”,更要“防未然”,这就需要及时感知民情民意,今年如皋“城感通”突发事件感知系统因势而生,上线试运行。
“城感通”系统打破技术壁垒,借助全媒体多模态数据、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先进技术,深度挖掘社会侧海量民情民意信息,助力指挥中心及时发现、快速感知突发事件和舆论态势,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有力提升市域治理能力和水平。(蔡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