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劳动者”系列报道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韩燕飞:
从“笨鸟先飞”到“振翅高飞”
编者按:
他们,执着“匠心”,坚守生产一线;他们,白衣执甲,不分昼夜与死神赛跑;他们,追诉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如皋市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了不起的劳动者”系列报道,选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五一先锋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展现先进典型,激发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奋斗激情。
从学徒工成长为机修小组长,从如皋市“技术能手”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维修小白”如何成长为“产改先锋”?日前,记者走进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了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韩燕飞的奋斗故事。
吃得苦中苦
维修“小白”华丽逆袭
“气温高了,注意参数变化,不能过温了。”4月26日,记者来到双钱的炼胶车间时,炼胶保证维修班组长韩燕飞正跟同事一起巡检,43岁的他在双钱工作已经20年了。
“才到岗位的时候,图纸看不懂,维修的设备达不到要求。”反复研读图纸、了解设备组成……半年时间,韩燕飞熟悉了炼胶设备的性能。“一台密炼机有四层楼高,想摸清楚构造,不光要懂电工知识,还要懂钳工、液压知识。”韩燕飞随身携带着一个老旧的工具包,里面工具、图纸一应俱全。
密炼机体积大、精度高,维修难度大。“别看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看着像个粗人,但做起事来很细致。”黄宸跟韩燕飞共事了十多年,他说,新设备一到车间,韩燕飞总是第一个迎上去的,“硬件组成、软件下载、程序调试,他总要摸清摸透。”
艺高人胆大
机器“医生”妙手回春
“说白了,我们就是‘医生’,给设备‘做手术’的‘医生’。”在韩燕飞眼中,这些冰冷的设备既是“病人”,更是朋友。多年来,韩燕飞为这些老朋友“看病”轻车熟路,谁会出什么问题,他早已烂熟于心。根据声音,他就能判断出哪个部件出了问题;用手一摸,他就能判断这台设备要不要停机检修。
“炼胶车间有十多台机器,其中任何一台停运,都会给企业造成上百上千万元的直接损失。”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装备能源部副部长、炼胶车间副主任孙华东告诉记者,2006年,炼胶车间2号密炼机上顶栓的位移传感器突然损坏,如不能及时修复,将严重影响产量。一筹莫展之际,是韩燕飞解决了这个难题。
“拆开位移传感器后,我发现只有一小部分电路不起作用。我就自己设计电路对原电路进行替代,保证了设备的运行。”类似的抢修经历还有很多。20年的经验积累,韩燕飞编写了200多页的维修手册,他被同事称为炼胶设备的“活字典”“信息库”。
敢为他人先
产改“先锋”首当其冲
2013年,双钱建立了以韩燕飞为领头人的“韩燕飞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攻克难题200多项,安全改造100多项,立项课题100多项。近几年,韩燕飞和团队一起完成了密炼机投料时间的优化、密炼机驱动系统的改进等多项课题,为公司的设备性能优化、降本增效等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近,韩燕飞承担了6号密炼机三区水温控制装置自制的课题,他带领团队画图、下料、制作、安装调试,该装置的成功投用,为公司节省了近12万元。这些年,他还为公司培养了大批技师、高级工,炼胶班组大部分组员都是他的徒弟。
作为今年如皋唯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日前,韩燕飞在南京接受了表彰。“荣誉已经成为过去,我会继续钻研技术。”他说,他将把手艺传给年轻一代,让更多的产业工人“闪闪发光”。□融媒体记者吴志巧 通 讯 员于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