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足球之夜 逐梦之光

足球,是一项伟大的体育运动,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足球运动本身;它是全球通用的语言,诠释了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品质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足球,也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文化,它展现了一座城市的激情、活力和文明素养,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美好。

三年冲甲、五年冲超,南通支云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也让“永不放弃、拼搏超越”成为如皋这座城市刻在骨子里的狼性基因。

昨夜属于如皋,昨夜属于足球。

这是一座文明之城:

见证精彩 收获美好

足球之夜,万众狂欢。在欢庆的同时,皋城依旧保持着一份和谐有序,彰显着城市的文明底色。

傍晚6点,比赛即将开始,市奥体中心足球场前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车辆有序通行,没有发生抢道、拥堵等现象,整条街道秩序井然。检票口前同样井然有序,几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耐心地引导球迷们有序入场。志愿者黄雨菲告诉记者,她在下午4点前就到达现场,维护球场周边秩序,确保球迷们能够文明通行。

一座城的文明,如同拂面的春风,给远道而来的球迷们和河南队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球迷朱俊宇告诉记者:“我和同学一起从徐州来如皋看比赛,对和谐文明的氛围印象深刻。”河南队球迷王宇珂说:“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如皋,如皋市奥体中心足球场的设施很现代化,城市的管理井井有条,球迷们也很热情,整体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焕然一新,井然有序。希望以后两个队的球迷、球队之间能多多交流。”

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城市文明就在每一个如皋人的举手投足间落地生花。比赛结束后,不少如皋球迷都自发留在赛场,清理垃圾和杂物。球迷王雨昕说:“我们作为如皋本土的球迷,在南通支云中超首次主场比赛的关键时刻,更要维护好如皋文明城市的形象。”

这是一座活力之城:

绿茵盛宴 燃情江海

从在家门口看中乙联赛,到看中超联赛,南通球迷盼了七年。今晚,南通支云迎来了第一个中超主场赛。

下午5点,记者来到市奥体中心时,支云球迷用品商店外已经排起了长队。“我们是从南京过来的,以为票不会太紧张,就没有在网上订,后来一看这么多人,我们连饭都没吃,赶紧过来排队买票。”来自南京的球迷孙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

“狼啸江东,唯有支云”。19:35分,随着比赛哨声响起,球迷战斗区开始了呐喊助威。在鼓手的号召下,球迷们将蓝色彩带向上方掷出,顿时,看台变成了一片蓝色海洋。“今天现场的氛围非常好,希望支云能拿下三分!”来自烈焰女子球迷会的球迷乐乐话音刚落,南通支云铲射破门!最终,南通支云也凭借这粒进球1-0战胜河南队,斩获中超联赛首胜。“我已经看了十几年江苏球队的比赛了,支云现在是江苏唯一的中超球队,承担的是整个江苏的荣耀,我们替支云自豪!”江海蓝韵球迷会球迷孙劼和记者说道。

在球迷区,一位身穿蓝色旗袍的男子,从开场就一直为支云摇旗呐喊,特别的穿着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支云获胜后,他饱含热泪激动地说:“我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粒进球,因为我今天穿的旗袍,寓意就是旗开得胜!太开心了,等下啤酒烧烤搞起来!”

时隔1278天重回主场,如皋奥体中心涌入了13526名观众,为支云加油助威。这是一场久违的狂欢,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这场胜利属于每一个热爱南通支云的人。

这是一座希望之城:

以梦为马 闪耀青春

“我要和球员哥哥们一样,不怕摔倒、不怕困难,朝着胜利努力。”本次支云首场主场赛,6岁的小球迷吴依霖作为球童,穿着和支云球员同款的球衣、牵着球员的手,走上了中超的绿茵地。从小跟着爸爸一起看支云比赛的她,在耳濡目染下,爱上了足球这项运动。

儿童的天真,代表了最纯洁的灵魂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她爸爸平日里只要有空,就会带着她踢球玩。”吴依霖的妈妈杨晨说,每次看到父女俩一起踢足球,她能深切感受到,他们这一代的激情和热爱,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延续。“球员牵手球童,代表着足球精神的延续,我希望亲历了这一神圣的时刻,将来我的女儿能把对足球的喜爱持续下去,哪怕只是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

球童如此,青训生同样如此。在观众席一角,支云的青训生占据了不错的视角,近距离亲眼见证支云首个主场进球,孩子们激情昂扬、欢呼不止。“我将发扬敢打敢拼的狼性精神,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训练。”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朱佳乐,加入支云青训队一年多,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站上这样大的赛场。

“我今天踢得很好,我们球队也踢得很好,最重要的是球队取得了3分。”赛后采访上,全场唯一进球、为支云赢下比赛的卡斯蒂略如是说。与支云携手的这些年,如皋见证了支云的成长,支云也点燃了这座城市的足球之梦。中超主场首赛获胜,如皋再次与支云携手创造了历史。

绿茵场上的胜利属于为梦想而拼的年轻人;如皋的未来属于每一个敢想敢拼的“你”。□融媒体记者李 军 许周欣 倪 楠 韩 循 邱 宇 汤乾玮 杨春明 刘 伟 朱 钰 沈群山 金 鑫 卢枳江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大楼亮起灯光秀支持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