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部门动态 > 正文

市残联:倾情浇灌“阳光之花”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一项抢救性工程,事关残疾儿童的希望和未来、残疾人家庭的幸福安康。近年来,市残联将“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范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应救尽救,倾情浇灌“阳光之花”。

完善机制 托起“康复梦”

“0-6岁是康复黄金期。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一刻也不能等,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一旦错过最佳康复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刘小琴表示,让这些孩子接受康复救助,为他们的梦想插上“新翅膀”,是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为不断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制,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作的意见》《如皋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管理办法》《如皋市关于将部分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实施办法》等救助政策,从救助对象范围、康复项目、补助标准、机构扶持等多方面完善康复服务制度。在此基础上,康复救助项目从0-6岁逐步扩展到7-14周岁残疾儿童,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和康复救助全覆盖。

应帮尽帮 点亮希望之光

近日,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患有先天中度发育迟钝的周周(化名)正在康复老师王亚如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情景康复训练。“通过模拟情景的方式进行训练,孩子们可以知道生活中遇到相同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王亚如介绍。

为准确掌握全市残疾儿童类别和康复需求等资料,市残联充分利用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资源和乡镇基层组织,对全市残疾儿童进行筛查,将残疾儿童基本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库,并纳入免费康复救助范围,确保发现一例、救助一例,达到“服务一人、幸福一家”的目的。截至目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已接受0-6岁残疾儿童达928名,经过干预、训练后,大部分儿童康复效果明显。

精准救助 助力健康成长

“明明(化名)真棒,完成得非常好。来,击个掌。”日前,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训练室内,6岁的明明刚做完认知感统等精细康复训练。“刚来这里康复训练时,有些担心康复费用和效果,各种压力像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明明的母亲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得知孩子可以享受康复项目救助补贴后,张女士松了一口气。

“目前,中心有80余名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我们会根据孩子们的病情及身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方案,目前这些孩子的恢复情况都不错。”刘小琴说。

“残疾儿童是迟开的花朵,更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下浇灌成长。下一步,市残联将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努力让我市残疾儿童向阳而生、逐梦而行。”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来平表示。□通 讯 员张 鹏 融媒体记者吴青青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