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南街道以治沙优良传统为引领,坚持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制定“环境+”的村庄清洁月政策,实现村庄静美、庭院整洁、水流清澈,扮靓美丽乡村颜值。
坚持“环境+规划”的工作方针,激活治理动力。城南街道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抢抓绿色发展机遇,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具有本街道乡村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上下“一盘棋”的整体思想,强化整体布局,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人居环境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统筹推进,树立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进步等互促互进。
用好“环境+党建”的工作体系,赋能绿色蜕变。城南街道以各村(社区)党小组为起始点,积极推进各村居三棚整治、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等重点难点工作,推出“党工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员冬训,通过组建“党员学雷锋服务队”,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人居环境暖冬行动。党员做起宣传员,走街串巷发放倡议书、开展政策宣传,投身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与此同时,城南街道借“积分”破题,助人居环境“提分”,激发乡村新活力。通过推行积分制,树立起了“风向标”,逐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营造“环境+网格”的工作氛围,凝聚强大合力。网格是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基本依托和基础单元。城南街道依托网格化管理的有效机制,建成网格化公示网络,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积极收集群众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好想法、好措施、好点子,聚焦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村“两委”成员、网格员一层一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分片管理、发现及时、处置快速、监督有力的网格化治理模式。
截至目前,城南街道已累计整治庭院258户,清理公共空间乱堆放345余处,清运垃圾1070.7吨,拆除鸡鸭棚30余处,清理村内河塘沟渠、排水沟20余处,环境整治提升效果明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 讯 员朱媛媛 黄艳秋 融媒体记者许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