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把教育均衡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惠民的战略举措,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探寻出一条“全域均衡、全阶优质、全面发展”的区域特色发展之路,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综合得分连续六年居全省前列、领跑南通,先后创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首批“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新华社、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50余次,“优质均衡”成为如皋靓丽的教育名片。
全域联动汇聚发展合力,实现从城区到乡村“全域均衡”
2006年国家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后,如皋率先响应,全域布局推动、层层联动,始终以最好的资源保障教育,以最强的改革支撑教育,以最大的情怀关爱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政策配套有力。出台《如皋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实施方案》和教师队伍建设、布局规划等10多个配套文件,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作为教育大事、民生要事,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写入党代会报告、列入人大“1号议案”,全面布局资源、师资、内涵、质量等,推动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二是资源供给有序。如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三五”以来,教育总投入近130亿元,新建和改造中小学(幼儿园)115所,其中农村学校占比85%。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布局,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提升工程,促进乡村学校小而优、小而美。为保障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将“教育装备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基础工程”等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如皋100%学校达省标准化建设监测标准,100%学校仪器设备达省教育装备I类标准,100%学校创成省智慧校园。三是队伍建设有效。如皋将教师置于教育的“本”“源”之位,出台优秀教育人才引进激励意见,开展如皋籍在读师范生跟踪培养工作,近两年招录乡村定向师范生300多名,研究生学历人才29名;搭建教育人才研修平台,加强乡村教师和骨干教师进阶培养,成立领军校长和中层干部成长工作室,乡村教师占总学员的70%以上。深化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每年城乡交流教师500名左右,荣获首批全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称号。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从内涵到质量“全阶优质”
近年来,如皋坚持顶层设计、系统管理,对区域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绿色评价等一体化建模,推动教育内涵、质量、生态等不断进阶增值,形成全学段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合力共进的高质量发展质态。一是区域推进教学改革。2004年如皋立足本土实践,创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实现了区域教育质量持续优质提升。“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获得了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是实施联盟建设工程。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原则,实施学区联盟、学科联盟、集团化办学三大工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如皋中考、高考持续保持领跑优势,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教育部点名表扬“全国领先、全省领跑”。教育部召开“县域教育管理与教育质量研讨会”,特邀如皋做经验介绍。三是构建绿色评价体系。多层设计多元评价,多维度展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根据学生学业成绩和素养测试公布等级,消除唯分数不良倾向。在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前瞻性教改重大项目启动会上,《如皋增值性教育评价模式的区域性构建研究》作为优秀案例现场推介,如皋入选“江苏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四是创新教育督导机制。建立督导专家组团队,抓实综合督导、专项督导、驻点督导等工作,将综合评估成绩后10%学校列为重点督导对象,全方位调研、指导与服务,缩小城乡、校际差异。新华网、新华日报以《城里“名校长”下乡“蹲点”补短板》等为题专题报道。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促进了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如皋8所高中均为省四星级(6所在乡村),3所居南通前十强。高质量高中教育消解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冲动,如皋四分之三的学生在农村入学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从整体到个体“全面发展”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需求和价值诉求。好的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如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未来。一是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开发“三土”思政课程(国家热土、家乡泥土、思想净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上讲台,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纵深推进生活德育,实施“一校多品”体艺提升工程,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德育”获评“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如皋建有国家级、省级课程基地32个,承担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等项目12个;建有学生社团3600多个,社团联盟36个,实现每生一社团、每周一展示,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参加三门球、跳绳等项目大赛,获全国项目冠军6个、一等奖18个。二是“双减”助力个性发展。如皋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坚持“减负、提质、增效”,统筹作业和考试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打造“订单式”课后服务模式,实施校本化延时服务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提供课后服务率、师生参与率均达100%。加强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57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关停。“双减”成效获教育部点赞。三是教育关爱护航成长。如皋牢固树立成长成才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实施教育关爱工程,组织教师全员家访,安排校长、行政人员、班主任等“一对一”关爱帮扶困境学生,建立“一生一策”关爱档案。每周召开“学生权益保护线上点调会”,确保关爱工作落地,以教育关爱的温度促进学生阳光成长。
新时代,新征程,如皋围绕“高质量教育样板城市”发展定位,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让教育发展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具活力、更可持续,全面建设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样板城市”。如皋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郭其龙表示:“踏上逐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如皋全面推进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一所学校不落,每一所学校都办出特色和品牌;全面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一个教师不忘,每一个教师都幸福生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个学生不少,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