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意为“到水边的高地上”。响箭离弦,穿越2000年漫漫时光,成就了一方拥天时、踞地利、得人和的发展高地。
2022年,如皋沉着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超出预期的压力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争挑重担、勇扛重责,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争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最好结果,综合实力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19位。
坚持项目为王
夯实产业基石
眼下,康瑞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的项目现场,量产设备已经逐步进场安装。这个年产34000吨高性能异种金属复合材料及零部件制造项目,从初次对接到签约落户如皋仅用30天时间。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累计投资超50亿元,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是世界500强企业指定供应商。从谈判到签约,再到建设投产,康瑞项目刷新了如皋项目推进的新速度、新效率。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擎、活力之源。如皋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强化创新引领,聚力环境提升,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一年下来,招商逻辑变了,产业格局新了,发展能级强了。2022年5月28日,如皋立讯精密配套产业园揭牌成立。该项目不是外出“引”来的,而是“延”出来的。日达智造科技(如皋)有限公司年产值过百亿,疫情期间,分布全国的供应商供货困难。立讯精密决定在距离日达智造30公里的磨头镇建设配套产业园,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半小时配套圈”。
江苏卓远半导体有限公司
如皋2022年产业发展和项目招引成绩单:
◆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550亿元、规模工业应税销售1480亿元,分别增长7%、8%,六大优势产业应税销售占比84%。深入推进“2523”大企业培育工程,新增10亿元企业6家、亿元企业40家、新开业规模工业企业41家。
◆举办“一会两节”等重大招商活动,新签约并注册投资超5亿元内资项目和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48个,其中10亿元以上11个、1亿美元以上1个。
◆持续优化月度观摩、联合预审等“八项机制”,完成工业投资362亿元、增长10%,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个、专精特新等高质量制造业项目12个、服务业项目114个,竣工项目8个、转化项目6个。
点燃创新引擎
激发澎湃动力
2023年1月5日,江苏省科技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在南京召开,如皋作为唯一县(市、区)代表在会上交流发言。近年来,如皋坚持高位统筹,以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六个一”科技招商模式,高位推动力量布局、要素配置和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注重载体建设,夯实“全域创新”硬支撑,建成省级以上双创载体14家,推动一大批领军创新型重特大项目落地,同时大力引进优质创投机构,落户合作科创基金5个,规模达13.9亿元,以高水平科创载体为加快全域创新夯基垒台。聚焦产创融合,统筹抓好龙头企业创新带动、中小企业骨干支撑和重点技术联合攻关,实施高企倍增、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创板上市等企业培育,创新“浓度”转化为经济“密度”更加可感。突出生态优先,构建“开放创新”大格局,精心制定高质量发展激励意见、科创30条、人才22条等创新“政策包”,累计获批科技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个,培育本土国家级人才4人,以生态优先推动创新争先。
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车间
如皋2022年科技创新成绩单:
◆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净增高企14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1.6%。
◆力星钢球创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工程)中心9家。招引、培育科创项目105家和38家。新增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5家。获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个、重点研发项目4个、成果转化项目2个。
◆完成龙游河科创走廊战略规划编制,雉水科学城、龙游河特色空间规划形成初步成果。皋加速科创园、吴窑科创中心建成开园,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实施“高校孵化、如皋转化”模式,建成飞地孵化器4个。
厚植生态底色
舒展幸福画卷
长江大保护战略提出以来,如皋市长江镇推动高污染、高能耗、亩均产出低下的沿江产业稳妥有序退出;对沿江企业开展专项整治,拆除沿江非法码头;从严落实全面禁捕工作,引导渔民转业转产;全面推进入江排污口整治,抓好污染源头;推进沿江生态岸线复绿,高标准建成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水上绿色服务区、龙游湾生态景观带……
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正在如皋大地纵情铺展。家门口就有休闲公园,农田间可见东方白鹳,长江上的“绿飘带”从“虚线”变“实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如皋市正加速奔跑,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绿色低碳转型,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龙游湾沿江生态景观带示范段
如皋2022年生态建设成绩单:
◆农村河道长效管护获省第一等次,市考以上断面继续保持优Ⅲ类水质。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1682辆,PM2.5年均浓度30.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80%。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各级环境信访总量下降6%。
◆完成230平方公里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农田退水资源化利用80.4平方公里,打造农村生态河道36条段,焦港幸福河国家级示范项目基本建成。
◆编制重点行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推动8大重点行业280家企业转型升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整市(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并网总容量达150MW。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持续优化,办理环境资源案件80余件、刑事立案3件。
聚焦群众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贴心工程,2022年,如皋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全面补齐中心城区短板弱项,打造功能完善的品质之城。伴随着精心的“打磨”和“美颜”,如皋的老旧小区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逆生长”,给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老旧小区改造只是如皋聚焦“关键小事”,托举民生幸福的一个缩影。2023年,如皋始终坚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事业攀高走强……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开花,如一股股暖流浸润心田,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秩序井然的城市交通
如皋2022年民生工程成绩单:
◆打造“如皋智聘”云平台,精准实施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人才政策扶持,新增城镇就业创业1.4万人。就业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新增城乡居保转企保2.25万人,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14个。医共体格局逐步完善,市中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江安镇卫生院投入使用,建成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3家。
◆“双减”工作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质性启动。志颐小学、附小新城园等投入使用,创成高级技工学校,入选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撰稿:李军 如皋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