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部门动态 > 正文

市委党校:校村共建助推乡村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

“2022年,市委党校46名教职工结对江安镇马堡村56户低收入户,全年累计帮扶到户资金超过3.5万元,帮扶到村资金超过10万元。”日前,中共如皋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石留权告诉记者,在结对帮扶江安镇马堡村的过程中,市委党校探索出一条校村共建助推乡村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的特色之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医保惠民”政策

“南通保可以报销住院医疗费,以及特效药、罕见病的医疗费。另外,确诊恶性肿瘤可以获赔1万元。”马堡村村民丁正贵表示,自从市委党校为他的家庭购买了“南通保”后,家人看病有了医疗保障。

2022年,市委党校坚持把“医保惠民”作为重要抓手,多措并举、筑牢织密因病返贫致贫“防火墙”。除了直接出资为存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低收入户购买医保“南通保”外,该校还拟定救助预案和帮扶措施,安排救助资金,为患病和遭遇临时伤害的低收入户进行“临时救助”;鼓励党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爱心捐助”活动,对马堡村困难家庭进行“对口”捐赠;主动对接具有帮扶意愿的组织和企业,引导企业到帮扶村投资兴业,或是给予资金物资捐助。

实施“育苗助学”计划

市委党校坚持把“教育有保障”作为结对帮扶的硬指标进行落实。“我们加大进村入户频次,全面摸排结对村学生就学情况,把家有学生的低收入户家庭,列为教育帮扶的重点对象。”石留权介绍,截至目前,市委党校在马堡村共结对帮助学生4名,提供助学资金6100多元,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求学路上能够走得更远。

在提供资金帮助的同时,市委党校还以教师与学生结对的形式,对受助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鼓励其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同时,市委党校安排专人落实结对低收入户家庭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从提供信息到就业岗位推荐,帮助受助对象顺利就业。

开展“兴农富民”行动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市委党校确定立足本村、内外结合、多元发展的理念,开展“兴村富民”行动。“原先村里的路不好走,还存在一些泥土路,市委党校积极筹措资金,大大提高了村内道路硬质化水平。”马堡村党总支书记丁旭告诉记者,自2022年8月与市委党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后,马堡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兴农富民项目有了来源和支撑。

“我们积极联系企业和资本到马堡村进行投资,加强银行惠农资金的宣传对接,广泛宣传、引导村民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鼓励村内盘活闲置集体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石留权介绍,2022年,马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5万元,同比增长13%,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积沙成塔,微光成炬。在新征程上,市委党校将一如既往、初心不改地做好结对帮扶的各项工作,真正把为民的实事办好办实、让群众受益,以不懈的努力扎实推动农村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融媒体记者蔡梦玉 通 讯 员孙海云 邓宏涛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