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致敬!向“阳”而战的医务工作者

编者按

在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的当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正面迎击新冠病毒感染的挑战,全副武装日夜值守,不惜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只为与时间赛跑,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他们用行动书写着“白衣天使”的担当,用奉献让这个冬日更加温暖。

新形势下的坚守与担当

近日,当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第二病区,看到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来回穿梭、忙而不乱,在各自岗位上有序开展工作。

“叔叔昨晚睡得好不好?早上吃过东西了吗?”“奶奶你的药水配好了,我马上来给你扎。”“我给您背后垫个枕头,缓解脊椎压力”……在呼吸内科病房内,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护士长王佳佳细心地照顾着每一位病人,这已经是她坚持在呼吸内科一线的第十天。

“‘阳’了没两天,听说院里的护理人员一批接一批地‘倒下’了,人手实在紧张,当时我感觉我的症状好些了,于是立马回来了,回来后才知道我们的护士长已经值了两天大夜班,还有很多同事也这样强撑着工作,他们实在太累了。”王佳佳说,现在,身边的同事一大半都是阳性,还未休息多久便又拖着未愈的身体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们来自不同的科室,平时的交集也不多,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拧成了一股绳,没有一个人退缩。”

骤增的门诊量碰上无可奈何的减员,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在“黎明之前”,一身白衣的他们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一道“防线”。

“平时我们一个病区只有四十几个病人,现在最多的时候病人数量达到了116个。”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余秋里是2020年初援鄂的抗疫“老兵”,他带领着团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始终坚持在门诊一线。“眼下的光景常常让我想起在武汉方舱医院的那些日子,但值得庆幸的是,三年后的今天,毒株的致病力大大降低,老百姓有抗病毒药可以吃,医疗手段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我还是那句话,再难再累,咬牙坚持,我们一定能克服难关!”余秋里说。

直面新冠病毒感染,他们是奔走在生命线上的白衣战士;坚守不分昼夜,他们用行动书写医者仁心。“目前,医院日门诊量在2000人左右,但在全体医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还是能很好地维持医疗秩序,未来也许还有一场很长时间的‘硬仗’要打,我们也会继续秉持‘患者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提供救治服务,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生命安全保卫战。”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郭江宏表示。

向“阳”而行 我们在岗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感染防控转到医疗救治。连日来,市中医院门诊病人增加,广大医护人员向“阳”而行,坚守一线,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爷爷,有没有量过体温?现在感觉哪里疼?”“奶奶,咳嗽有没有痰?”元旦假期,市中医院急诊科没有节日的轻松惬意,只有医护人员们紧张忙碌的身影。“最忙的时候一天出了39趟急救车,24小时基本上不间断地一直在跑。”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邹华丽说。

急诊就像战场,急诊科医生就是“特种兵”,24小时坚守在与病魔抗争的一线。“昨晚10点多钟,我们科室的值班医生周美娟发高烧不得不去休息,凌晨1点她退烧了,就又回到了岗位上。”邹华丽告诉记者,在这个特殊时期,人手少、压力大,医护人员们为了确保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要保证时刻都有人在岗。

随着发热就诊的病患数量增多,被感染医护人员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在寒冷的严冬中,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康复随即返岗,一如既往地给人民群众撑起了“保护伞”,守牢了“生命线”。“呼吸科的医生鞠秋燕‘阳’后第三天就过来上班了,值了一晚夜班,第二天查房的时候突然胸闷气急,通过吸氧才慢慢缓解下来。”市中医院副院长、肺病科主任谢轶群告诉记者,这样的事例有很多,脑病科的护士们一边输液一边处理医嘱;内科综合病区4位医生照顾着60多位病人……

“下午已经退烧了,随时都能返岗!”“我还能坚持,让晶晶姐休息,我值完这个班!”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微信群里不断上演,一面是患者的急剧增加,一面是人员紧缺带来的救治压力,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勇气,用奉献书写责任,以坚守诠释担当。

穿上防护服,医护人员既是医生也是斗士。“看到那些年轻的医务工作者确确实实让我们很心痛,但是我们必须要冲在第一线,因为我们承担着如皋市民的医疗保障和救助任务。我们要为如皋人民的医疗健康尽职,守住生命的底线。”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中医师吕军说道。

坚守一线 守护健康

随着春节的临近,我市的各家基层医疗机构也迎来了一次“大考”。日前,记者从磨头镇卫生院了解到,连日来,不少医生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

上午9点,磨头镇卫生院的内科诊室前人来人往,前来看诊的病人络绎不绝。内科副主任医师柳康宁正在为一名出现咳嗽、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治。“农村地区老年人较多,很多人或是行动不便,或是不愿意跑远路,一旦出现症状几乎都是就近到镇上的卫生院就诊。”柳康宁介绍,这段时间,前往磨头镇卫生院就诊的患者较多,因为人手有限,卫生院的收治压力相较往年要大了不少。

新冠病毒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在近期的诊疗中,“专业对口”的内科诊室可以说是“压力山大”。一天下来,常常需要接诊数百名患者,其中新冠阳性的病人不在少数。近期,磨头镇卫生院内科诊室的8名医护人员陆续“中招”,柳康宁也不例外。“12月13日,我们科室的同事里出现了第一例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员,随后几天,陆续有4名医护人员感染。”柳康宁告诉记者,因为人手不足,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他连续值班了一整个星期。

在病人和同事的面前,柳康宁总是表现得很有精神。他自我调侃说,自己简直是“天选打工人”。其实哪里有什么“天选”,柳康宁和磨头镇卫生院的其他医护人员们,不过是带着多撑一天就能多为病人们看一天诊的信念,不断坚持再坚持罢了。

“我现在身上没什么力气,反应比平时慢,您多担待。”话是这么说,面对前来看诊的病人,柳康宁手上的动作却是细致认真,半点不打折扣。“轻病不下火线,无病奔走全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柳康宁甘愿坚守岗位不“离线”。

柳康宁告诉记者,自己前一天晚上通宵值夜班,当天又要一直上班到下午五点才能休息。“没办法,人手不足嘛,病人优先。”柳康宁笑呵呵地说,跟病人的身体比起来,自己的一点疲惫并不重要,“我们既然选择了穿上这身白大褂,就有了一份责任,有了一份担当。”

和柳康宁一样,磨头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们在疫情面前都从未退缩,而是轮流坚守“前线”,竭尽全力守护着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融媒体记者周玲 蔡易 韩循 李龙 金潇 刘伟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