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多亏了有你帮忙。”近日,一位市民特地来到市民政局窗口,向工作人员黄怡表示感谢。据了解,该市民的母亲是一名精简退职职工,由于年老体弱丧失了行动能力,近几年的退休材料年检都是由黄怡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帮助办理。近年来,市民政局窗口把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关注群众“忧心”、突出服务“贴心”、提振发展“信心”的“心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关注群众“忧心”
解好民生难事
“江安镇徐黄社区黄红芳的低收入人口认定审批要快速推进,联系职能科室网上核查和联系第三方机构上门走访评估要同步进行,一日一督,确保本月底审批结束。”一大早,市民政局窗口负责人许晓斌正忙着部署工作,每一份送到窗口的社会救助审批材料,他都要第一时间过一遍,遇到家庭成员涉及重病、重残或者未成年的,相关审批工作他都会一催再催。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窗口以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推进“一窗通办”,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审批的全流程集中到行政服务窗口,以文字形式逐项明确申请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内容。今年以来,市民政局窗口共受理社会救助审批事项1094件,所有办件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结,办结率100%;窗口调查问卷显示,群众满意率98%以上。
突出服务“贴心”
做深惠民实事
“办个收养需要什么手续?”面对群众的询问,市民政局窗口工作人员朱旭耐心做着解释和政策宣传工作。一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与收养人产生了共鸣,在将政策与道理讲清讲透后,朱旭为群众送上“收养登记一件事”告知单及写着窗口联系电话的便签纸。
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上,市民政局窗口先后推出了“婚姻登记一件事”“收养登记一件事”等改革,对照任务清单,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与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
在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上,市民政局窗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电话指导、QQ和微信等方式,随时接待咨询、解答问题;根据距离的远近,通过送证上门、快递邮寄等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便利。
提振发展“信心”
办实利民好事
市民政局窗口厚植为民情怀,追求“实”和“效”,推出社会组织网上办事帮办代办业务。对网上填报模式不适应、操作不熟悉的办事群众,明确专人进行指导;对使用电脑有困难的群众,帮忙在网上填报资料,架起服务群众的暖心桥。
市民政局窗口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宣传“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推动建立起行业协会商会涉企交流平台,帮助会员企业纾困解难,其中,全市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助老员获得疫情纾困补助总金额283.2万元。□通 讯 员冒爱锋 徐 燕 融媒体记者郭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