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生产车间,虽然工人数量不多,但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发展热情,一批批零部件正从新“上马”的设备中持续生产出来。
“为响应政策号召、提升产品质量,今年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进行技改。”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科研管理负责人汪洋向记者介绍道,“比如我们现在做轻量化平衡悬架的专机,有四个工位,可以同时进行四个工件的加工。这个专机是请专业的厂家进行设计和制造的,里面很多工装方案和工序方案,都是按照我们要求来进行的。”
产品专机意味着该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求较大,要有专门的机器进行生产。很难想象,如今占领行业尖端的汤臣,在2006年成立之初,也曾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难以维系。“我们一开始是为主机厂生产标准化零部件的。为主机厂配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市场的竞争主要在价格竞争,产品的利润越来越薄,发展越来越艰难。”谈起过去的艰难,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亮亮记忆犹新。
发展瓶颈,创新破局,人才为先。2009年,发现症结所在的汤臣公司成立了本土技术中心,并迅速成为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福利只是一个开端,汤臣真正想要的是“人无我有”的拳头产品。本土研发力量不足,便于2012年投入600万元成立北京研发中心,而当年汤臣年利润仅有100万元,可见力度之大,决心之坚。自此10年,在铁基复合材料研发和轻量化结构设计方面,汤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打破了技术封锁,多个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赢得了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北汽福田等多家企业的高度认可。
“2014年开始,我们产品的占有率逐步增加,销售额就达到了1个多亿。现在,我们的销售额大概是在十几亿。”朱亮亮说,公司先后获得了208项专利授权,其中包括52项发明专利。同时在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以及技改投入等方面,公司也先后获得了一些国家级和省部级的支持。
企业的核心在于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作用,更是给汤臣打了一剂“强心针”。科技创新这条路走对了,今后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走下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未来发展,朱亮亮充满信心,“公司将持续在高端空气悬架总成、大功率自动变速箱、新能源电驱总成等行业卡脖子领域,持续攻关,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融媒体记者黄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