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皋地、朱鹮之乡,因为一个美丽的约定——对口协作,将如皋和洋县两地紧密相连。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相融的情感、共同的使命,成就了跨越千里的苏陕情缘。
2021年是东西部协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始之年,如洋两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接协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其中通过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推动洋县有机农产品销量提升、有机产业提档升级更是关键一招。
洋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穿城而过,是国宝朱鹮之乡,环境优美、生态宜人,朱鹮保护区的设立为洋县有机农业画下了最美的注脚。黑米、蜂蜜、木耳、有机粉条……都是洋县有名的农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位于汉中盆地的优质有机农产品如何走进更大的市场,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拥有一席之地,是个难题。
如洋两地携手共进、共谋发展,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多方对接,引进沪皋农产品流通销售商会、如皋百货商会等有较强影响力、较大销售网络的平台主体,与洋县产业发展主体深入对接交流,并成功签约,推动了洋县有机农产品的线下销售。
为了帮助洋县打开线上销售市场,我市充分利用自身网络直播带货优势,通过一系列线上带货直播,不断提升洋县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2021年11月份,如皋成功举行了“如约洋县·鹮乡有礼”网络线上直播带货和洋县农特产品线下展销会。单场网络下单7200单,销售额近15万元。现场签订销售订单7000多个,销售额达20余万元。
今年3月份和7月份,我市又分别举办了“城市绿动,让爱循环”有机农产品展播会、“苏陕一家亲,如洋携手行”洋县农特产品主题直播活动,通过有计划、波段式的活动,持续打造洋县有机农产品“线上”高地。
农产品销量提高才能带动产业发展,才能助农增收。在这样一个“高速”时代,提高销量的重要因素是供应链的稳定以及供货的速度与成本。然而因地理位置等原因,货物从洋县发出到达消费者手中,不仅时间成本高,运输成本也不低,这成了洋县有机农产品线上销售最大的“绊脚石”。
如皋地处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最大的特点就是沿江、靠海、紧邻上海,随着盐通高铁、沪通长江大桥、张皋过江通道等交通工程的投运和实施,以及如皋周边南通新机场、南通新出海口的建设,外部交通格局的打开让如皋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依托如皋区位优势,洋县在如皋建设了日上行一万单的有机农产品前置仓。7月25日,洋县有机农产品长三角前置仓开仓仪式在我市举行,前置仓正式落户如皋。前置仓的落地充分缩短了洋县农产品在江浙沪市场的配送时间,同时实现每单降低成本三毛钱,更是做到了当天下单,次日到货。
据统计,前置仓启动当天,洋县有机农产品长三角前置仓共发货6500单,洋县黑米1800单、菜籽油1500单、奶油南瓜3200单,总价值46万元。次日上午,客户签收订单的物流信息也不断反馈至前置仓后台平台。
如洋两地共享两地资源禀赋,激活乡村“造血”功能,推动乡村振兴。洋县有机农产品长三角前置仓成了洋县农业发展的桥头堡,代表着两地协作更上新台阶,展示了苏陕协作的广阔未来。□融媒体记者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