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丁堰镇,只见河水透亮,草木蓊郁,道路干净,庭院整洁,在阳光映照下美若诗篇。今年以来,丁堰镇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建设如皋“美丽东大门”为抓手,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节点向全域、由达标向提升、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促进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感,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齐上阵
当好表率促提升
“小张,丁林东路这块的建筑垃圾,这两天要清掉呀。”近日,丁堰镇纪委书记周志宏在途经刘海村时发现道路一侧堆放着建筑垃圾,便用手机拍下,随即打开微信发送到“丁堰镇环境提升‘随手拍’工作群”,并提醒刘海村相关负责人对该处垃圾及时进行清理。“这个工作群是今年年初成立的,平时看到一些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拍下来发群里,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到位,让我们环境整治的质效大大提升。”周志宏说道。
今年来,丁堰镇镇村干部通力协作,各级党员干部变身“环卫工”“宣传员”“监督员”,瞄准镇人居环境弱项短板,针对破旧房屋、庭院不整、建筑垃圾、地面黑斑、秸秆乱堆放、露天粪坑、“三棚”等顽疾旧症,带领群众,逐一排查,立行整改。强化各级责任意识,推动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建设深度融合,让丁堰“颜值”不断提升。
“各级干部齐抓共管,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目前已整改维修破旧房屋330余处,整改‘三棚’1540余处,整改露天旱厕2570余处,清理渔网渔簖数累计940余次。”丁堰镇党委书记刘小冬说道。
群众争当主人翁
凝心聚力共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是主体。丁堰镇积极倡导“我的地盘我做主”,动员群众自己动手扮靓“自己的地盘”,在镇10个农业村涌现出一批批环境整治“排头兵”。
今年75岁的张笃平家住红桥村商庄北河南侧,他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是村民们投票选举出的“河道管理员”之一。张笃平说:“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我们要自觉保护河道环境,不将杂物、垃圾扔到河里。我和其他几位被选为管理员的村民经常在河道边走走、看看,如果发现河里有垃圾,就把它捞上来,不让垃圾和杂物污染河水。”
在丁堰镇,像张笃平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堰南社区陈红娟、顾园园等村民代表积极响应环境整治号召,与分片干部一起逐户摸排破旧房屋,积极与户主沟通,共计维修或拆除破旧房屋10户,啃下了人居环境整治中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皋南社区冒美兰、吴佩佩积极参与开展入户“三棚整治”宣传,面对少数难做工作的农户,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成功拆除侵占公共区域的“三棚”,累计64处。凤山社区顾留红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响应镇各项工作号召,遇到顽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积极主动找方法想对策,争取村支部书记支持,在全镇考核从最开始的靠后跃居至全镇前列中,功不可没。一批批热心村民带动全员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才有了如今的美丽丁堰。
考核评比提士气
对标找差齐进步
“不错,卫生很到位,门前没有堆积杂物,可以打到90分,有希望评上‘最整洁户’呀!”近日,在村民吴秀梅家的院子里,手拿考评表的考评人员正进行现场考评,吴秀梅认真听取考评队的意见,希望能在下一次考评中获得更好的分数。“我觉得这个活动搞得好,一方面让我们群众有了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居住环境更美,住着更舒心了!”吴秀梅家干净的院落也影响了周围的邻里,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家前屋后打扫干净,希望下次也能在考核中获得高分。
为了激发人居环境整治内生动力,丁堰镇建立起“村、组、户”三重评比制度,各村依托人居环境分管负责人联络群,每日在考核群里上传整治工作情况,将整治实绩摆在面上,各村(社区)负责人互比互评,做到有亮点及时推广,有短板立即整改。各村(社区)以组为单位,积极开展评比活动,哪个组“最美庭院”多,哪个组现场会开得多,哪个组群众参与度最高,都是评比内容,组与组之间互相竞争共同进步。对“整洁户”“最美庭院”户及时挂牌,树立农户典型,以点带面发动群众从家前屋后,户内户外的身边事做起,全面净化绿化美化家居环境,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逐步形成群防群治、全员参战的浓厚氛围。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下一步,丁堰镇将继续深化人居环境建设成效,不断刷新“颜值”,持续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倡导全民参与、全域出击、全力以赴,跑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速度”。□通 讯 员陆慧 融媒体记者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