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文化视线 > 正文

如皋:水绘园畔抚瑶琴——记广陵琴派传人子安

江苏如皋水绘园畔,有一方小院:古松一棵,虬枝盎然;雅室二三,古琴横卧;梅图竖挂,清新脱俗。这便是子安琴舍,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励志的往事。

琴舍主人子安,原名李伟,如皋九华人,生于1990年。2008年,他考入南京邮电大学,就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应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却不幸罹患尿毒症,被迫休学。手术过后,他常在医院附近的明故宫公园散步,偶然间听到悠扬的琴声,便循声而去,结识了正在抚琴的王慧林老师。从此,他和古琴结缘并追随王老师学习了《关山月》等入门琴曲。那时的子安,只是希望借助古琴,消磨时光,忘却心中的郁结。久而久之,古琴逐渐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影响到他未来的人生。

2010年,经琴友介绍,子安拜入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马杰老师门下,专攻古琴。这段“琴缘”,至今回忆起来,他都觉得无比珍贵。马杰受教于张正吟、龚一先生,汲取众派所长。龚一又是广陵琴派张子谦先生的高足。张子谦又受教于孙绍陶。如皋师范学子孙绍陶与皋城琴僧云闲皆成广陵一脉中兴之师。

子安苦学琴艺,兼学诸派,尤工广陵琴派诸曲,希望继承前辈的琴技,再续皋城“琴缘”。子安很幸运,遇到马杰先生。他知道子安还是学生,且遭遇人生变故,经济又未独立,便常常减免他的学费。子安学琴时间不长,信心不足,马老师便鼓励他参加各种比赛历练自己。记得第一次在杭州比赛之后,马老师亲自为他颁奖,并不惜言辞,以示褒奖,给了子安很大的激励。攻读研究生期间,子安勤工俭学,一边于南京学习,一边回如创建琴馆。马老师更是无偿将自己的部分藏琴借给他。

友人画家曹钝夫先生为琴舍取名“子安”,寓意大约是:祝子安康,心静艺成。子安没有辜负师友的期待,每每独守琴舍,或是阅读《溪山琴况》《琴史》等专著,深研理论;又或望着案头琴、墙上画——马杰老师的《墨梅图》,体悟实操。马老师精研书画,丹青功夫了得,因此授课以画喻琴,以琴摹画,令子安回味无穷。古琴名曲《梅花三弄》,琴界流传有两种版本:俗称“新梅花”“老梅花”。“新梅花”由吴景略先生打谱(即谱本选择、指法释义、节奏拟定等),更像春梅绽放,焕然一新。“老梅花”出自《蕉庵琴谱》,诞生时间比“新梅花”晚些,但是传承有序,是广陵琴派的经典曲目。曲中多用“双撞”“逗”“变节拍”等技法,展示出老梅盘枝,苍老遒劲之态。回顾着老师形象化的讲解,子安反复在琴上揣摩、感悟。如今,他对《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山居吟》《樵歌》等广陵诸曲的体会,渐入佳境。子安还遍访名师,先后受闽派陈长林、广陵派戴晓莲、浙派姚公白、泛川李孔元等老师的指点。由此他逐渐形成了自己舒展流畅、高逸飘渺、音韵并茂、细腻深切的演奏风格。

子安畅游“琴海”,重拾生活的勇气,重树自己的人生观。他的琴艺,闻名乡里,以至南通、海安、通州等多地的古琴爱好者,都慕名而来,拜入他的门下。他们时有雅聚,抚琴于水绘园畔。在那清远古淡的琴声中,广陵琴脉在古城如皋得以赓续。(彭伟 徐成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