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受疫情影响,今年蚕桑生产会受到很大冲击,幸好得到了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助,让我们悬着的心稳稳地放下了,今年我们又能赚钱了。”东陈镇蚕农薛正林说。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以党建融合为基础,固堡垒促融合、强作风提效能,凝心聚力战“高沙”、攻坚克难促“蚕变”,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蚕桑产业稳产增收。
“党建+政策红利”释放蚕桑产业新潜力
“我们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兴旺助振兴,战胜蚕桑收益‘高沙’,开辟乡村振兴新境界。”市蚕桑技术指导站支部书记孙锋告诉记者。
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乡村志愿服务队深入到蚕桑重点村、蚕桑园区、养蚕重点大户广泛宣传惠农政策;严格落实蚕种补贴、政策保险、共育补贴、蚕种贮备等农业激励政策,稳定蚕农情绪、激活蚕桑产业,确保优质蚕种供应不受疫情影响,保障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今年全市春蚕种财政补贴1.9万张、19万元,养蚕政策保险蚕种1.9001万张,小蚕共育补贴2306.5张、4.613万元,贮备蚕种400张用于蚕农饲养损种时补种。
“党建+为农先锋”激发蚕桑产业新活力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蚕桑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党建融合,把党建和蚕桑产业同谋划、齐部署、共落实,整体推进,深入融合。
市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勇担当,分工包镇到条线;党员先锋在为农服务一线中炼党性、强本领,进蚕房、访桑园,从桑园管理到出库催青、发放收蚁、共育饲养、上蔟结茧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行业媒体、新兴媒体等进行综合宣传20余次,上下联动,密切协同,切实提升蚕桑养殖技术水平。
“党建+志愿服务”增添蚕桑产业新动力
“过去靠种田,一年收入没几钱;现在靠养蚕,一年收益三季蚕;种地带养蚕,一年抵三年,收益成倍翻。”从传统的种田模式转变为如今养蚕增收,薛正林切身感受到养蚕带来的可喜变化。
市农业农村局全面深化“高领三农”党建品牌建设,结合“喜迎二十大 再次战高沙”主题教育活动,推进蚕桑产业稳产增收;将主题党日、走帮服、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阵地前移,深入一线,下田头、进农家,主动帮扶到户,切实解决蚕农的急难愁盼。截至目前,该局共开展志愿服务3000余人次。今年全市春蚕社会饲养量约6.5万张,生产蚕茧2903吨左右,春蚕茧收购价52元每公斤,全市近3万户蚕农,实现蚕茧收入达1.5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茧丝市场行情以及蚕桑发展形势预估分析,持续强化技术指导,在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秋蚕饲养中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切实解决蚕农的困难,促进广大蚕农增产增收。”孙锋说。□通讯员黄小兰 融媒体记者吴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