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外电报道 > 正文

如皋高标准全域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

“以前都要去政务中心医保窗口,现在在镇上就可以办了,真的很方便。”13日,因为长期在西藏打工,如皋市九华镇居民刘春国到镇为民服务中心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现场就办好了。

从如皋市政务中心一门对外,到街镇社区一窗受理,甚至是“家里床头”一网通办,如皋市高标准全域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医保服务渗透到每个细小的“神经末梢”,参保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不仅可以在镇上补办医保卡,还可以在村里申请照护保险、在药店购买国家谈判药……

高标准创建 打造如皋标准

在九华镇为民服务中心的大门左侧,灰底蓝字的“中国医疗保障‘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十分显眼;走进大厅,左手边的医保服务专区也是蓝白两色,4名专职的工作人员在窗口接待群众,旁边还有自助服务一体机、政策宣传栏等设施。

九华是去年创建的省级示范点,为全镇近8万人提供服务,可以集中办理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异地备案等20项高频医保服务事项,包括省里统一下放的15项和南通的5个特色事项。

据统计,如皋去年建成的1个省级示范点、3个市级示范点及4个在医院内的医保服务站,已为参保群众办理各类备案、参保登记及缴费等业务近1.5万人次。

作为全域建设“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试点,如皋今年的目标是创建成 1个国家级示范点、13个省级示范点,全面铺设以市民服务中心医保窗口为核心、14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为辐射点、N个社区医保服务点为基站的医保服务网络,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医保服务事项。

全方位延伸 激活服务末梢

6月,新打造的下原镇为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3个医保服务窗口十分显眼,九华镇郑甸村的医保服务点也对外“营业”了。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建设服务点,是如皋全域建设“15分钟医保服务圈”的重要内容。

户外有标识牌,大厅有专门的窗口和医保标志、报架展示资料等,配有1名专门的人员兼任医保协理员,除提供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参保人员信息查询和做好医保政策的宣传、接受群众咨询外,还提供异地就医备案、照护保险申请等帮办代办服务,村级服务点的建成可以让群众真正在“家门口”办上业务。

除了将服务向村居、社区延伸,如皋也将继续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的建设范围,各乡镇(街道)也将结合辖区内的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探索横向资源共享,“村干部、村医,对于村里的人员分布、‘两病’人员的档案信息等比较熟悉,有利于差别化的个性服务。”如皋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处副主任陈富强介绍说,他们也希望有条件的地区与社保发卡银行、商保公司等单位探索合作,设置医保服务点,以点带面、网格结合,共同推进。

硬件按标准建设、事项按要求下沉,但要让群众“咨询就在村、小事不出镇”,打造一支专业化、多技能的基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队伍至关重要。如皋市医保局定期开展经办人员、医保专管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规范服务培训,镇、村的专兼职人员也一并参与,推进医保服务规范化、精准化。

高频事下沉 家门口享便利

门口有24小时自助售药机,店内设有国谈药和集采药的销售专柜,普泽大药房城南店也被纳入了“15分钟医保服务圈”的范畴,“70多种集采药我们常备库存的有二三十种,其他的品种患者有需求,也可以进行预约购买,都是零差价销售。”店长储小林介绍说。当天,杨女士来购买了5支胰岛素,花了450元,“国家集中采购后,价格只有原来的一半了,现在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也很方便。”

据介绍,“便民药店”推进工作仍在起步阶段,目前如皋已建成两家。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异地就医的情况比较多,有些人也没来得及办理备案,就只能回来再报销。6月底,在天津就医花费1万多元的邹先生,来到九华镇为民服务中心咨询医保报销,“他们把我的材料收下了,通过EMS寄到市里去,没几天钱就打到我账户里了,省得我自己跑趟如城了。”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零星报销属于代办帮办事项,我们负责收集资料然后邮寄,如果有人材料不全,我们也可以告诉他还需要什么。”九华镇为民服务中心医保工作人员徐海琴说。

服务站点的医保自助服务一体机,可以为居民提供快速参保凭证查询打印、异地就医备案等服务,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而推广掌上办、网上办,则让参保人足不出户完成业务办理。(沈雪梅 何家玉)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