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吴窑镇长庄村的大葱种植基地,只见一垄垄土地中间,绿油油的大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穿梭其中忙着除草。今年上半年,为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长庄村引进了大葱种植项目,探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新模式,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在长庄村大葱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列列大葱整齐排列着,据了解,该种植基地占地约100亩,是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从大葱的培育、移栽、收割到平日里的管护,我们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移栽机、无人植保机等大型机械。”长庄村党总支书记冯海波告诉记者,由于此前并没有外地品种大葱的种植经验,所以他们村采取的是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合作的模式,使用的都是种植大户提供的大型机械,只有移栽大葱苗和平日里除草才需要人工。
去年下半年,长庄村两委流转了1200亩土地,用于探索水稻、小麦的规模化种植,但在实践过程中,村两委一班人发现,单纯的稻麦两季种植,带来的效益很有限,于是他们将目光放在了经济作物上。“我们村内的种植大户有着种植山东大葱的经验,所以我们就引进了山东大葱,拿出100亩土地做试点,如果今年下半年的效益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就会逐渐扩大种植面积。”冯海波说,通过种植大户的牵线搭桥,他们与山东省的采购商建立了合作,完全不愁销路。
长庄村的大葱种植,在给村内产业发展带来新思路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我们将土地流转出去,一亩田能拿将近一千元的流转费用,平时也来除草、打工,一年也能给家里增加不少收入。”村民朱玉兰说。
下一步,长庄村还将在寻求产业兴旺的道路上,同步探索助农增收致富的新方法。“如果今年年底大葱种植效益高,我们将会在此基础上,发动村民参与进来,将村内的分散土地利用起来,统一供种、销售。”冯海波说,他们将努力让大葱种植成为长庄村的特色产业,真正实现惠民、利民、富民。□融媒体记者许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