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枇杷的长势不错,口感和甜度都很好,很受市场欢迎。”6月下旬,我市九华镇的枇杷销售已接近尾声,但每天仍有不少消费者慕名到镇上的枇杷园购买枇杷,络绎不绝的客人让如皋市伟盛生态种植园负责人姜其湖乐开了怀。
九华镇的枇杷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枇杷生长,全镇80%的农户家中都种有枇杷树。但过去因储存困难、市场销售不畅等原因,很少有人真正将枇杷种植作为谋生的产业去发展。近年来,为了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九华镇积极引导农户改良枇杷品种,并培育示范带头的种植大户,让历史悠久的传统枇杷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最后这一批果子采摘结束,就可以把一部分枝条修剪掉了,今年的果子虽然甜度、口感都不错,但是前期的疏果工作没有到位,果子虽然结得多,但是果型偏小。”“好的。”6月25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如皋市伟盛生态种植园时,姜其湖正和市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李明光交流今年枇杷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请教改良的方法。为了保障枇杷的质量,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在园内上演。“从前期冬季防冻到疏花疏果、防治病虫害,各个阶段我们都会过来。”李明光告诉记者,“白玉”枇杷是“娇气”的品种,在防寒抗冻和养护方面都需要花心思。
九华镇传统的枇杷品种以“红沙”为主,色泽金黄、果肉酸甜,虽也有一定的市场,但并不是广受欢迎的品种,不适宜往外拓展销路。为了让当地的传统枇杷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2012年伟盛成立之初,就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从省农科院引进了颇受市场欢迎的“白玉”枇杷。“生长期有5年,第6年才开始挂果,说实话当时心里的压力并不小。”作为全镇第一个培育外地品种的种植户,对姜其湖而言,“白玉”枇杷能否成功落户,不仅关乎农场的发展,也关乎着自己能否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从2018年开始,我们的枇杷开始在多个比赛中获得奖项,最好的一次是在江苏省精品枇杷评比中获得银奖,‘九华白玉枇杷’这个称号也渐渐传开,市场也越来越广。”
浙江、上海、北京……2018年至今,伟盛枇杷的销售范围越来越广。今年的销售旺季,伟盛的“白玉”枇杷每天都能卖出500多公斤,单日销售额4万多元。枇杷卖到一公斤80元,这样的价格让在园内打工的村民们也心动不已。“我们打工一天能赚100多元。”村民姜玉珍说,她打工时也学到了种植技术,打算在家前屋后也种上“白玉”枇杷,给家里增加些收入。
伟盛是九华镇枇杷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九华镇已经有4家成熟的规模化枇杷种植果园,枇杷种植品种增加了“白玉”“大五星”“白沙”等,并带动了周边不少的散户。一到采摘季,行走在九华镇,随处可见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自2018年开始,九华镇每年都会在枇杷成熟季举办‘枇杷节’,以枇杷评比的方式,宣传九华枇杷,持续擦亮九华‘枇杷之乡’的名片。”九华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局长葛云飞告诉记者,在宣传推介的同时,九华镇还积极与各电商平台开展合作,为农户拓展销售渠道,不断推动当地枇杷产业发展壮大。
以新品种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枇杷产业正逐渐成长为推动九华镇乡村振兴工作的特色产业。“当前我们不光有了示范带头的种植大户,散户也被充分带动起来,接下来,我们将推动基地和农户建立紧密的联系,由基地帮助农户引进果苗并统一销售,逐渐形成成熟的‘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葛云飞说。□融媒体记者许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