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一辆辆满载着种子、肥料等农用物资的货车沿着宽阔平坦的农村路开进乡村,一辆辆满载着桃子、葡萄等农产品的货车则从田间地头驶向全国各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近年来,江安镇坚持建好、管好乡村道路,加大建设投入,完善管养机制,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通村畅乡 产业因路而兴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道路整治提升不仅刷新了村容村貌颜值,更给群众带来了致富希望。沿着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走进江安镇联络新社区,联心食品工业园区的牌子就映入眼帘,水泥路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托起了联络新社区的乡村振兴梦。
联络新社区的水泥路,就是名副其实的“产业路”。“社区企业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20多家,每天出货量很大,现在道路进一步提档升级了,来往货车通行也顺畅了。”联络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海鹏说。
完善的交通路网打通了城乡贯通的“最后一公里”,如今,23家企业年产货物总量28016.71吨,创产值11.16亿元,带动肉制品加工从业人员2560人,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成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
输出“颜值经济” 乡村因路而美
走进周庄社区,一条“彩虹路”分外亮眼,宽阔的马路中间施划着红黄蓝三色热熔线,路边绿树成荫,点缀着红花绿草,还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造型各异的公益景观小品镶嵌其中,吸引了众多外村的群众前来打卡,被居民称为“网红路”。
近年来,周庄社区结合红色文化旅游,秉承“花色点缀,近路常绿,树有高度,绿有厚度”的绿化效果理念,大力实施集“畅、安、绿、舒、美”于一体的美丽乡村道路建设,提升村庄道路12公里,栽植香樟、紫薇、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等约1.2万株,将村庄道路打造成一条条自然成趣、绿量丰厚、色彩丰富的景观大道,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生态景观效果。
如今,幸福如同花儿一样悄然绽放在周庄百姓心间。“村里的生态步道、滨水景观、五彩风车道、彩虹路等打造完成后,经常有路过的行人驻足游玩,一天得有好几波!”周庄社区居民很是自豪,“你们看,桥上挂着牌子写着‘国家森林乡村’和‘全国文明村’,这是我们的‘金字招牌’!”
干群齐抓共管 民心因路而通
一条好路,三分建、七分养。走进黄市新社区,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道路、河清岸绿、疏密相宜的绿植,路旁的民房墙壁、桥梁的两侧还绘上一幅幅精美的田园彩画,一片美丽祥和的生态宜居景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几年前黄市新社区道路的真实写照。道路里程长,路况复杂、整治难度大。修路、致富,成了当地百姓的迫切心愿。
社区第一书记周光华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主动作为,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形成“三看三比”的良好工作状态。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和培养党员干部和村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
说得好不如干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村干部率先垂范下,道路提档升级后,村民们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得到增强,人人自发成为“护路员”,自发出资安装路牙,各家清扫门前小路,栽种花草,分担管路压力,确保道路干净整洁畅通,共同守护住社区的“颜值”。
一条路,兴旺一个产业;一条路,致富一方百姓。在江安,“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美景随处可见,村庄、田园、景点被“四好农村路”串联成一道靓丽风景线,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农民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通 讯 员石乐然 融媒体记者吴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