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区镇快递 > 正文

网络中国节·端午丨强国复兴有我——万“粽”一心,喜迎二十大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奋斗精神,引导广大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增进家国情怀,有序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喜迎二十大,5月31日,中共如皋市委党校联合如城街道陆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组织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万‘粽’一心,喜迎二十大”主题实践活动。

图片1

诵读屈原经典 共抒爱国情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的起源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现场邓海波老师为大家深情演绎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读至高潮处,所有人都被诗歌所抒发的强烈的忠贞不渝、为国捐躯、生为人杰、死亦鬼雄、气贯长虹的高尚志节深深打动。

“无论时光如何飞速流逝,无论世事如何流转,节日最为朴素的内核,永远是健康和团圆。”随后,朱洪海副校长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散文——《人到中年,我才真正读懂了端午》。浑厚的声音、深邃的语言与优美的语言相辅相成,给大家带来一场听觉的盛宴。大家纷纷表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一定要居安思危,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赠香囊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党史知识,“粽”是情。现场对端午节由来、历史、习俗,还有冷知识进行文化普及。结合党校职能和社区特点、当地风俗,用香囊传送党史知识、端午知识,引导居民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场社区群众热情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现场欢声一片。这种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的知识传播方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没想到端午节还可以这样玩儿,掌握党史知识还这么有趣,平时难记、容易遗忘的一些党史小知识又得到了复习,加深了印象,终于记牢了,还好玩儿不累。”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答题,大家方兴未艾、乐此不疲,欢呼声不停,端午活动将社区群众和党校职工的心和力凝聚在一起,党史知识再次浸润大家的心田。

图片2

艾叶青粽飘香,党群携手共建

“粽叶不能出现裂痕,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米不要放太多,手一定要拿稳,绳子一定要系紧,不然煮的时候会散。“社区群众和党校教师目不转睛地盯着指导教师手中的粽叶和糯米,生怕遗漏了关键环节。在一声声惊叹声中,一个个小巧精致的粽子陆续诞生。经过近2个小时的学习、尝试、失败、再尝试,200多个香嫩碧绿的粽子终于大功告成。

粒粒香粽,颗颗爱心。围绕“一老一小”,中共如皋市委党校机关支部和“陆上桥连”联合党委为辖区内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送去了大家亲手包的粽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来自党校、来自社区的温暖,党群共度这一美好的端午佳节。

图片3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使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和谐社区大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节日氛围,更结合我校“马跃皋原”志愿服务队的特色品牌,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党员学习党史、回忆艰苦岁月、坚定理想信仰,不断与时俱进、砥砺奋进,万“粽”一心,喜迎二十大。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