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格就是一个战场,而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战士。当下原镇因为疫情被按下“慢放键”时,这群特殊的“战士”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矫健的步伐奔波在田间地头,用坚定的背影守护着万家灯火。他们如一粒粒微光,散发出温煦的光芒,温暖着辖区内的每一位村民。
“敲门行动”敲响健康门
清晨七点,橘阳初升。咚咚咚……随着敲门声的响起,下原镇邹庄社区17组微网格员刘文彬开始了一天的“敲门行动”。这段时间,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坚持每天上门查勘,一丝不苟地核对邹庄社区17组20户村民的健康码是否出现黄码、红码,行程码是否带星号,排查是否有外地回如人员等情况。
“大叔,现在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更强、更隐蔽,接种第三针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在进行“敲门行动”的同时,刘文彬还积极宣传动员未接种新冠疫苗第3针的人员,前往医院接种第3针。刘文彬面前的这位老人不愿意接种疫苗,于是,他一遍遍给老人解释接种加强针的好处,半个小时后,刘文彬终于做通了老人的工作。
在空余时间,刘文彬还主动到邹庄社区办公室门口执勤,给进出人员做好登记、查双码、测体温、戴口罩、消毒等工作,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为社区群众编织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数据核查” 当好守关人
战“疫”前线,人“筑”防线。自疫情发生以来,下原社区第三网格网格长张榆以“满电”状态奔忙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张榆需要排查核对8个小区、32个小组人员的所有信息,她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将其手写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由于劳累过度,她的声音常常嘶哑到难以出声。
一天晚上,奔波了一天的张榆回到家里,正准备休息时,电话突然响起,镇防疫指挥部通知她有一位从市外来如的外地居民,需将其送去隔离点。了解情况后,张榆毫不犹豫地穿好衣服出门,等到将这位需隔离人员送至隔离点,已是夜深人静,只有淡淡的月光轻轻笼罩着她。
“临时封控”树牢防疫屏
“我们这里有患者急需协调保障药品。”“有留守独居的老人家里缺米少菜。”……每一次接到求助,他的身影总是及时出现。去菜场买菜、去药房取药……他努力维护着一方的平安、稳定,他就是下原镇白李社区总网格长王亚峰。
晚上9点,王亚峰在接到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对研判区域的12个道口进行封控;晚上10点30分,王亚峰一边安排网格员和志愿者上门对管控区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一边组织车辆连夜将64名次密接人员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隔离;晚上11点,王亚峰亲自对管控区外4户零散户进行封控,并布置核酸采样场地;晚上12点,王亚峰安排专人对接服务集中隔离人员家中留守的老人、儿童,并安排人员对管控区内的环境和产生的垃圾进行定时消毒……短短三个小时内,王亚峰将“主动排查”“及时问需”和“有效防范”紧密结合起来,迅速、高效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防控当前,总有一种勇敢逆行给大家带来温暖;疫情汹涌,总有一种“网格”力量默默守卫群众的健康。“微网格”、“铁脚板”都是奉献,“敲敲门”、“跑跑腿”皆是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奋战在下原镇的网格员们跨过白天黑夜,用点点微光凝聚强大力量,参与着、见证着、守护着群众的平安。□通讯员郭凤娇 融媒体记者许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