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部门动态 > 正文

市民政局:“主动”靠前服务 传递民生“福音”

“拿到低保救助,我们老夫妻的生活压力减轻不少,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白蒲镇跃进社区居民吴平患有尿毒症,其妻子沈珍患有肺癌、白血病,平时医疗费用开销较大。7月19日,吴平得知自己申请的低保救助获批后,满是感激。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主动靠前服务,切实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落到实处。

主动扩大宣传

困难群众更“省心”

“失地补助属于收入来源,有了收入来源就不能再享受农村五保救助政策……”7月16日,市民政局社会救济科工作人员仇刘兵在城南街道向70余名五保对象,分享了我市新出台的《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有效衔接的通知》。得知“只要将失地补助的钱上缴财政作为特困供养金补充,就可以继续享受五保政策带来的经济、医疗等兜底保障救助”,在场的救助对象拍手称赞。

为了帮助群众全面了解民政各项惠民政策,市民政局将党史宣讲与村居社会救助、儿童福利等政策宣讲同部署、同推进,以编印政策解读简本、提供政策现场咨询、以案例说政策等方式,推动民生政策进村入户,提高了政策的知晓率。通过接地气的“扩大宣传”,我市新增城市低保2户2人、农村低保230户621人;新增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22人、重病儿童18人、重残儿童39人,切实提升特困群众的幸福感。

主动改造提升

老年群众更“舒心”

“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的床不实用,而且占据站点绝大部分的地方;配备的台球桌、乒乓球桌、电脑等设备,与农村老人的需求相脱离……”7月12日,市民政局邀请老年人、社区干部、敬老院护理员、镇民政工作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座谈,社区干部代表潘建国一股脑儿抛出了群众关注的10个问题。令他感到意外地是,次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把一张罗列10个问题责任人、时间节点的计划表交到他的手中,希望他对这些问题的整改进行监督。

根据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市民政局以满足百姓合理诉求为工作导向,加快养老服务设施人性化改造升级,落实包括支持社会化连锁运行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上门服务提标扩容、敬老院提档升级改造、强化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等在内的社区居家养老、居家上门服务、机构养老共3方面9小项整改措施,对9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新建400张养老护理床位,推动2家农村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改建1所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照护中心,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滋润”。

主动关爱保护

困境儿童更“暖心”

“同学们,灭火器你们都见过,但真遇到火灾,你们会使用灭火器吗?”7月17日,“爱心暑托班”开班仪式在白蒲镇儿童关爱之家举行。“爱心暑托班”设置了爱国主义教育、课业辅导、安全自护等规定课程和科学普及、手工实验、素质拓展等自选课程,服务对象为民政部门在册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物资+精神”困境儿童帮扶救助模式。联合市卫健委、妇联、公安等部门组建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组,以联席会、实地走访、大排查等形式,及时掌握困境儿童的动态,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关爱服务。构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家庭+学校”的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发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参与儿童关爱,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截至目前,对全市3505名困境儿童进行了分类保障,其中732名儿童享受生活补贴,上半年落实资金258万元。□通讯员冒爱锋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