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四军建于1930年,是江苏境内唯一拥有番号的正规红军。今年恰逢红十四军建军90周年,笔者据《中共如皋地方史》(第一卷)、《回忆红十四军》等书记载,整理成文,重温红十四军建军的光辉盛举。
一会讨论定乾坤
上世纪20年代末,江苏革命形势有所好转,宜兴、无锡、江阴、丹阳、如皋、泰兴等地,陆续爆发红色农民起义。1929年11月18日—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为了便于隐蔽,会场设在英租界内的一幢花园洋房内。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有中共中央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省委副书记李富春、省委候补常委陈云等。
江苏省二代会,连开数日,报告较多。其中陈云又兼职江苏省农委书记,直接负责江苏农民运动的工作。查阅《陈云文选》,11月24日,在江苏省二代会第七次会议上,陈云作了《江苏农民运动的趋势与今后的斗争》的报告。在报告的开头,他定下基调“目前江苏农民运动是一种发展的趋势”,随后又分析江苏各地农村斗争的近况,肯定了如泰地区的成绩:“在党的影响比较大的地方,有的已向武装冲突发展,南通、如皋、泰兴等地已发展成游击战争的形势,有的甚至有红色乡村的存在。江苏农民运动发展到这个地步,虽然还有许多缺点,但它的确是广大贫苦农民为切身利益所需要的斗争”,最后又乐观地肯定“游击队将会继续发展,农村斗争一定能够开展起来”。所谓“游击队再发展”,就要发展正规军了,在当时就意味着要建立红军了。
陈云的报告与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大会期间,周恩来、李维汉、陈云等领导,认真听取了李超时、刘瑞龙关于如泰工农红军与通海红军游击队情况的汇报。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同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已经比较成熟,具有建军的基础,决定在苏中地区建立一支正式的中国工农红军。当时中央苏区已有红十二军,浙西南又有红十三军,于是将江苏境内的第一支红军命名为“红十四军”。
三战连胜增信心
1930年1月20日,江苏省委同日发出《关于建立和扩大红军工作给各地党部的通知》《江苏省委给泰兴、如皋两县同志指示信》,促进了如泰红军、通海红军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为红十四军正式建军打下基础。是年2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何昆为红十四军军长。何昆来如后,进行整编工作,又亲自示范,严格练兵。整编结束,效果甚好,红十四军取得三战三捷的丰硕战果。
第一仗是攻打如皋、靖江交界的长安市。某日下午,何昆绘声绘色地作了战斗动员。大军连夜进入阵地,从东、西、南三面,包围长安市。何昆一声令下,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长安据点。市内国民党军队,还没来得及穿上军装,就已经成了俘虏。这一仗,立下了红十四军的军威。如皋西乡卢家庄的地主,听闻长安失守,吓得丧魂落魄,纷纷购买枪支弹药,加固工事,以抵御红军的进攻。
(如皋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如皋市红十四军研究会共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