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文化视线 > 正文

阅读喂养灵魂——记如皋市作家协会会员、市十佳青年刘逸

QQ图片20170601165035

很喜欢央视频道一则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提倡全民阅读。广告中,几位知名主持人都说了一句对于阅读的看法。

李潘说:“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

欧阳夏丹说:“阅读,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

白岩松说:“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

月亮姐姐说:“在书中,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思想共舞。”

张越说:“要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

郎永淳说:“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

而对于我而言,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习惯。

想起上学的那段时光,每当看到同学们去操场上上体育课时,我的心底就抑制不住地有些失落,因为我不能去呀!有一次被语文老师撞见了,她看到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发呆,她对我说:“孩子,虽然你不能去进行体育运动,但是你可以在教室里多看看书呀!书籍的天空会同样的宽广。”

我听到老师的话,心底一惊,对呀!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失落哀伤,而不能利用这个时间好好阅读阅读呢?

我自身喜欢看些课外书籍,而往往没有课外书籍可以供我阅读,这是一件让我特别伤脑筋的事情。幸运的是,我的同学们对我都非常好,只要我开口向他们借,很多时候他们都会乐意借给我看。后来的一段日子,当同学们去上体育课或者课间操,我便埋在教室里看书。

使我触动的第一本小说便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十三四岁的我,真的无法想象,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孩怎么能够做出那么大的成就?她为什么可以活得那么的潇洒快乐?我激动万分,仿佛一股无形的、巨大的能量从心底升起。对于我,我难道就应该自甘堕落吗?我为什么不行!

后来辍学之后,我被命运的手打得一败涂地,梦想被撕得粉碎,现实像一块岩石赤裸裸地抵抗着我,使我无法挣脱这种牢狱般的世界。奶奶拿来几本书放到我的面前,说:“孩子,没事看看书吧!”我极为愤怒,恨恨地盯着书本:“不看了!看书也改变不了什么!”

奶奶摇着头、叹着气,还是将书给我放下了。在她转身离开房间的那一刹那,又扭过头来,声音笃定从容:“是的,看书暂时不能帮你改变什么,但是你所看到的世界会不一样。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吧!”

我反复思索着奶奶说的话,或许是对的,或许我确实是需要一种方式来拯救自我。

我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懂得了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我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明白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我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深知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

我爱上了书,爱上了书里面的世界。知识带着我在里面行走、奔跑、甚至飞。即便在后来辍学之后,在那些孤立无援的日子里,书籍始终是我最忠实的伙伴,不管我多么落魄狼狈,它始终没有抛弃我。

如果你问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我似乎也不能说出一种确切的答案。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话语震耳欲聋,诚然,我并没有这样一个宏伟的抱负、远大的理想,我想要的也许只是简简单单的幸福。读书对我来说,可能是没有目的的,就像去交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为功利而来,不为目的而来,只为懂得而来,只为相惜而来。

阅读的日子,如饮香茗,使平淡的生活,有了味道;使枯槁的心灵,有了滋养;使饥饿的皮囊,有了慰藉;使迷茫的我,有了往前走的方向。

我热爱读书,我也总是希望有一种方式能够留住过往时光,可是,我找不到可以装住时光的袋子呀!于是,一支笔、一张纸救了我,它让我有机会留下岁月变迁。写一纸流年。

我如一只蚕,一点点啃食我的“桑叶”,不断地喂养我的灵魂,期待将它养大、养壮。总有一天,我也会将吃进去的一口口“桑叶”变成一根根丝线吐出来……□记者季健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高磊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