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文化视线 > 正文

淘得“大缺本”《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PIC_20161014_200310_617

□丁小雁

近日,笔者在旧货市场淘到一本《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此书精装竖排,大32开,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34印张,325000字,1977年4月第1版,1977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刷,书号1001.1135,定价3.6元。精装竖排《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护封深黄色,印有毛主席头像,封面为紫色布面,书名、卷名为横排金色大字。扉页分别是红色书名、卷名和一帧毛泽东照片。书前《出版说明》(写于1977年3月)表明此书收录了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至1957年)起草的文件、手稿和讲话的正式记录,包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文。

登录书网,查阅相关书价,笔者发现同时印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不下千本,但是精装竖排本寥寥无几,只有三四册。关于精装竖排《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相关史料,网上只有只言片语的介绍。可见精装竖排《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鲜为人知的“大缺本”。

从印刷数量到发行规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现当时不仅仅是中国出版界的头等大事,并为国外发行机构广为关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始末》有记“1977年4月15日,毛选第五卷在全国出版。第五卷有精装本、平装本和普及本,全国准备印制两亿多册普及本,第一批发行1500万册。”印数多是因为需求量大。中国读者抢购第五卷毛选的消息在日本、法国、香港等地均有报道。据“时事社东京四月十五日电”,十四日晚上八点左右,大量市民就已经坐在北京王府井带椅子排队通宵等候。何止北京,在笔者的家乡如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行同样隆重。笔者走访了冯植老人。冯老师生于印刷世家,解放初期进入如皋印刷厂工作,一辈子从事印刷工作。最关键的是,他也曾印过《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据他介绍,当年此书印量需求极大,江苏省也分到任务,但是具体承印厂家也是百里挑一,最终由南京、淮阴新华印刷厂主印,市、县印刷厂中择优一起参印。从1977年5月16日到7月31日,如皋县印刷厂印刷了25万册毛选。毛选在如皋一“出炉”,同样抢售一空。当冯老师看到我的存本,他也十分惊奇,不仅他从未见过,如皋当年也没有出售过,而且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1977年4月,北京首发第五卷毛选时的确有精装本,不过均是横排的;江苏各地初次加印毛选时,竖排精装本依然未曾面世。直到同年9月,竖排精装本才在北京印成,离普及本、横排精装本首发时间,已经有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避过了大众购买第五卷毛选的高峰期。其次,此书排版考究。冯老师告知,以字号字体的选择为例,就可见一斑。端庄清晰的印字令普及本难以比拟。《目录》和《出版说明》分别用新四号字、新五号字印出,篇名和写作日期各选二号黑体字和新五号黑体字,又大又黑,一目了然。为了强调选文诞生的时代,目录页和正文页中间加印一页,上面只印有黑体粗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字样居中,为竖排扁宋体,横瘦竖肥,醒目美观。如此精美印书必然出自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印刷厂。再次,著名编辑出版家叶籁士早在解放初期就提倡书籍横排的理念。到了“文革时期”,书籍多是横排简体字。竖排繁体本在当时已经非常少见了。最后看定价,普及本第五卷毛选才售价0.78元,精装本价格是3.6元,高出了好几倍。从上述四点,我们可以看出,竖排精装本《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显然不是为普通大众读者准备的,可能是针对收入相对颇丰的老年读者(如老领导等等)印制的,销售地点估计只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因此印量和存世量有限。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高磊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