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因城市改造住进了幸福的小区。在小区大门口空旷绿茵茵的草坪上,兀立一个由木板和铁架组合的台子,宽大平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台子上那超大的屏幕,时尚的灯具,组合的音响,美不胜收。
这场面我已见多不怪,原来在这高楼林立,树木葱茏的上百户居民小区内,经常有一些居民,如遇到大事、喜事、高兴事,为了增添浓浓的喜庆气氛,不惜重金请来民间歌舞团前来助兴演出。此时此刻,我自然而然放慢了脚步,总要深情地朝这台上多看几眼。总感觉到这台子是那样的温暖、快乐、祥和。想着,想着,恍惚间,在那尘封记忆的深处,曾发生在台子上的那些林林总总、是是非非、酸甜苦辣的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在50多年前一个秋天晚上,在大队办公室门前的晒谷场上,一盏亮如白昼的汽油灯,高高悬挂在一根枯竭木头杆子上。在其熠熠的灯光下,有一个用十来张八仙桌叠成高高的台子。在其两面挂有醒目的标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只见台下坐着一群脸色茫然,又显得疲惫不堪的男女老少。原来这是“大跃进”期间大队组织社员正在准备召开一场放卫星,打擂台的表决心大会。事后,人们把那晚开会打擂台的台子,戏谑成“吹牛台子,浮夸的台子。”
到了“文革”,台子又成为了批判大会的舞台。“四人帮”倒台了,乡民们愤愤第说那是“猖狂的台子、整人的台子。”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有幸参加县体育场召开的万人审判大会。威风凛凛的武警将耷拉着脑袋的犯罪分子一个个押上木头跳板上。当时我看到平日里藐视法律、横行乡里、欺男霸女,为非作歹的犯罪分子,也有今日,站在台子上接受正义的审判。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拍手叫好。于是,我在心里把这台子称赞为“正义的台子,民主的台子。”
如今,我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是两种类型的台子,一种是我在城里的大酒店,参加别人的婚礼见到的台子,我把它称为“喜庆的台子”。台子上,一对光鲜亮丽的新人,在主持人和双方父母的祝贺声中,在台下参加宴席的亲朋好友的喝彩声中,从此步入幸福、美满婚姻殿堂。所以那台子是新人“连心的台子,甜蜜的台子”。
另一种台子是我在乡村里,见到怀念去世亲人搭的台子。我想,人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在现代人眼里没有多大的恐惧,没有多大的悲伤,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环境,到了另外一个极乐世界去了。所以人去世后,子女请来民间歌舞团搭台演出,无疑是告诉人们,把去世亲人的美德和可贵的精神加以宣传。这台子无疑成为“怀念的台子,宣传的台子”。
不管是哪一种台子,我认为那上面不仅流淌的是动人的音乐,迷人的舞姿,五彩的灯光,更主要是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安宁与和谐,富裕与幸福。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夸这流光溢彩、载歌载舞的台子是“祥和的台子,快乐的台子。”□韩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