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长期食用含有高锰钢的水壶烧出的水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的新闻充斥了各种媒介平台,许多人在看完这则新闻后惊出一身冷汗。
记者调查:不锈钢电热水壶销售市场喜忧参半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高锰钢”和“食品级304不锈钢”火了,事情的缘由是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电水壶等小家电产品的分析报告,称市售55%的不锈钢水壶都使用非食品级的“高锰钢”。有专家指出,若长期使用该类电水壶有可能会损害神经系统,致记忆力减退等,呼吁大家使用“食品级304不锈钢”制成的水壶。
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及家电卖场发现,不锈钢材质的热水壶是市场的主力军,而且品牌众多,价格从5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在市区大润发超市,某知名品牌小家电正在促销,不管是不锈钢的电热水壶,还是豆浆机、料理机,都在其产品表面或内壁标有“304”钢戳。
记者又来到我市一家大型家电卖场内,这里的电热水壶品种也不少,国产进口的都有。该卖场内小家电专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热水壶材质以不锈钢为主,有“304”标志就表示该电器使用的材料达到食品级标准。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几天前来购买电热水壶的顾客都会强调要购买有‘304’标志的电热水壶,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看了新闻,在这之前,销售过程中很少有人问电热水壶的材质。”
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区大型综合超市和家电卖场出售的电热水壶基本上都采用的“304食品级”不锈钢。不过,相当一部分市民会选择在网上购买电热水壶这样的小家电。记者打开淘宝网站,以“电热水壶”为关键词搜索出近22万件产品,网上销售的热水壶有不锈钢、塑料、金属等多种材质,价格也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不少店家标注自己出售的电热水壶涉水部分均为“不锈钢材质”,但店铺出售的电热水壶展示照片有限,一些店家所展示的产品照片,无论是表面还是内壁,并未看到“304”字样钢戳。
究竟需不需要“谈锰色变”
“当心,用这种壶烧水喝记忆力会衰退!”不少人看到这样有些惊悚意味的新闻标题,再一看家中已经用了很久的不锈钢电热水壶,陷入了迷茫。我们究竟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电热水壶?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国家相关政策对不锈钢制品的相关规定。记者查阅了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 968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其中对不锈钢食具容器、餐具等制品使用不锈钢材料要求相当宽泛,也就是说相关政策并未强制规定一些具体的不锈钢材质,也没有制定锰的限量。
人们“谈锰色变”的背后,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物质?记者采访了一位化学老师,他告诉记者,锰原本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摄入的途径主要是呼吸。成年人对锰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3.5毫克,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每天10毫克。
他说,根据之前质监局对市场上电热水壶的检测报告:使用“304”材料的19批次电水壶中,锰析出量均小于0.1毫克/升,而使用高锰钢的25批次电水壶,只有3批次小于0.1毫克/升,其余22批次在0.1毫克/升~1.168毫克/升之间。我们按照最坏的情况来计算,按照每升开水有可能产生2毫克锰计算方法,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喝5升的开水才有可能达到最高耐受摄入量,而且这还并不是中毒量,这其中没有计算人体肠胃对锰的吸收率。所以,正常情况下,高锰钢炊具不会引起“锰”中毒。
一些不锈钢材料有可能在加热过程中析出锰,但是,你知道吗,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食物中的锰含量也很高,茶叶、豆腐皮、 榛子等等,只要吃100克的松子就能摄入近乎10毫克的锰。
如果以上种种还不足以消除你对锰的戒心,那么再给你打一剂强心针,目前还未在临床上发现因饮食或因使用不锈钢制品导致锰过量中毒的案例。
看到这儿,相信你我应该已经对所谓的“锰危害”有一个全面了解,“谈锰色变”根本就没有必要。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对高锰钢电水壶等产品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相关部门应尽快对食品用不锈钢容器、工具的不锈钢材质进行明确限定,并尽快就不锈钢炊具等产品中锰的析出量制定标准,确保消费安全。
□记者陈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