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折翼不改鸿鹄志——记如皋市鹏程眼科医院董事长缪鹏程

缪鹏程在日记里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可以被厄运击中,但不能被自己击垮。拥抱生活,乐观进取,阳光依旧灿烂。”今年54岁的缪鹏程是一位依靠拐杖才能行走的肢残人。别人走一步,他需走两步;常人一步约60厘米,而他只有30厘米,且一瘸一颠。但在人生崎岖坎坷的道路上,他却一直昂首攀登。经过不懈努力和奋力打拼,他建起了一所苏北地区规模较大、技术设备先进、拥有资产3500万元的民营专科医院——如皋市鹏程眼科医院。近年来,医院年门诊逾4.8万人次,年手术近3000台,已累计使2.7万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享誉大江南北。

远大抱负  受伤的雄鹰也要搏击长空

3岁时,缪鹏程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失去了左腿。缪鹏程的父母都在如皋市原胜利乡医院工作,他们认为,儿子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如果精神和意志垮了就毁了他一生。从那时起,他们就注重培养孩子乐观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母亲给缪鹏程讲了一个故事:“在一片茫茫的大海上,有一位水手不慎落水了,他游啊游,可游来游去总找不到岸。眼看他筋疲力尽快要下沉了,这时,一盏灯出现在他的前方,他又振作起来,奋力拼搏着,终于游到了一座有着一盏灯的小岛。他得救了。”母亲说,那是生命之灯。那时缪鹏程并未真正理解母亲的意思,长大后才理解其中的内涵。他在日记中写下一段话自勉:“鸟儿展翅飞翔是本能,而受伤的雄鹰搏击长空、鹏程万里才是真正的英雄。我要做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在父母的激励下,缪鹏程决定拄着拐杖去上学。从小学到高中,他每天往返近6公里,即使遇上刮风下雨、冰天雪地的恶劣天气,也从不中断。

1978年,缪鹏程因腿残疾,被无情地剥夺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倔强的他没有气馁,拖着残疾的身体,干起了农业。由于行走不便,他总是要思考一些方便的途径干农活。炎炎烈日下,农民在水田中弯腰插秧,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缪鹏程突发奇想:我下不了田,可不可以站在田埂上抛秧呢?他翻阅大量书籍,坚信自己的设想切实可行。于是,他便在自家的田地里进行试验。那一年,他家的水稻亩产量高出其他农户近50公斤。次年,左邻右舍的农户纷纷仿效抛秧技术。第三年,缪鹏程的抛秧技术在全市部分乡镇推广应用。乡亲们戏称他是“田埂上的水稻高产专家”。

农闲时,缪鹏程自学修钟表、修家电,并尝试着搞起特种养殖,均小有成就。短期内,他成了镇上的科技致富典型。也许受父母从医的影响,缪鹏程还挤时间通读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学书籍,自学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大学教材。1983年,他参加了南京中医学院函授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自强不息  用残缺身躯打造千万资产

如皋市江安镇是苏中农村较为贫困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病高发地区。因为缺医少药,因失明而引发的惨剧时有发生。1984年3月22日下午,缪鹏程见到邻村的一位彪形大汉突然双目失明,在求治无望后,挣脱家人,一头撞在建筑工地的钢管上,再也没有站起来……缪鹏程惊呆了,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当一名眼科医生,救助不幸的眼疾患者。

1984年秋,缪鹏程开始潜心钻研西医眼科。他意识到,要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医疗技术,必须走出去。可自己是个肢残人,谁愿意提供帮助呢?一次,他应邀参加《眼外伤》杂志社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正是这次研讨会让他结识了国内外颇有声望的眼科专家李庭芝教授。在李教授的指导下,缪鹏程系统学习了西医眼科现代医疗技术,并在自家平房内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

当时,眼科显微技术是眼科最先进的技术。在李教授的引荐下,缪鹏程赶赴上海新华医院、长征医院、五官科医院进修学习。为了多看几例教授施行的显微手术,缪鹏程常常单腿站立四五个小时,累得腿脚麻木。从手术室出来,他顾不上休息,立即记下教授手术的全过程。1987年上半年,缪鹏程卖掉准备建房用的砖瓦、木料及妻子陪嫁的金银首饰,购回了一架手术显微镜。为了尽快掌握显微镜下的白内障手术要领,他反复观摩北京同仁医院教授显微手术的录像带,掌握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并选用猪和兔子的眼睛做试验,先后进行了300多次的手术练习。同时,诚邀知名眼科专家来诊所现场示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摸索,缪鹏程练就了一手娴熟的白内障显微手术技艺,手术效果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000年初,如皋市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缪鹏程紧抓机遇,以竞买方式取得了如皋市原胜利医院的产权。缪鹏程接管医院后,建立了如皋市鹏程眼科医院,并大刀阔斧进行了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使医院显出勃勃生机。医院新建27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800平方米的影像中心,还投资600多万元,添置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仪、YD激光等大中型设备32台(套),从而成为苏北地区规模较大、技术设备先进的民营眼科医院。

此后数年,他又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试光中心和激光治疗中心,给周边地区的眼疾患者带来福音。“只要精神不垮,拄着拐杖照样创造一片新天地。”缪鹏程由衷地感慨道。

回报社会  光明使者洒向人间都是爱

缪鹏程妙手回春的神奇功夫,加之低廉的手术费用,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医院日门诊量最高时达250人。20多年来,他每天接触的患者大多是残疾人、困难农民、下岗职工。这些人生活拮据,没钱看病,缪鹏程便减免他们的医药费。

如皋市原常青镇有位老人,左眼外伤失明,右眼白内障,因无经济来源,在黑暗中度过了8年。有一年夏天,他生火烧饭不慎引起火灾,险些送命。缪鹏程闻讯后深感内疚:要是早点让老人恢复光明,老人也许不会遭此不幸。他当即将老人接到医院。第三天,缪鹏程为老人医好了左眼,一周后,他又成功地为老人的右眼施行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医药费分文未取。

爱,是用无私奉献温暖他人,而缪鹏程的爱,则是用一技之长为他人送去光明,他的付出是不需要额外回报的。江阴市南闸街道观山村有位个体老板,他的女儿不幸患上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症,只剩下一点残余视力,看周围世界都是灰蒙蒙的一片。父亲带着女儿求医问药4年多未见好转。后来,父女俩慕名来到如皋市鹏程眼科医院。经过缪鹏程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女儿的视力终于恢复到1.2。出院那天,那位个体老板掏出万元红包重谢,被缪鹏程婉言谢绝:“治病救人是医德,收受红包是缺德。”

近年来,缪鹏程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匾牌有数百面(幅)之多。每一面锦旗、每一幅匾牌都有一个爱心故事,都是缪鹏程用心对待患者的见证。(通讯员 鞠九江特约记者 许亚竹)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邓天伟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