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文化教育 > 正文

让世界共享如皋长寿奥秘

    如皋的长寿现象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大多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在偏僻山区,而如皋地处江海平原,人口稠密、工业又相对发达,其长寿现象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几年来人口学家、专家教授纷纷来如考察、研究、探索如皋人长寿的奥秘,理论文章多达数百篇。如皋人为什么长寿?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如皋长寿奥秘到底是什么?在28日下午的“相约如皋长寿论坛”上,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结合如皋长寿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作出进一步回答。

政府关爱 尊老爱老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市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针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长寿老人倍加关爱。1987年成立了老龄委员会,从建立社会养老体制入手,在全省率先推行五保合一,认真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一系列问题,2005年我市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称号。为了更好地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2002年,市委、市政府推行了具有如皋特色的“六有二查一公布”的养老模式,并推出了给全市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长寿补贴金;给9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天免费提供一瓶牛奶;给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体检和义诊一次;对新跨入百岁行列的老人,市四套班子领导在前去祝寿的同时还赠送一台彩电等“八个一”惠老工程。今年,我市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状况,又提高了长寿补贴标准(105岁以上老人由80元/人/月提高到160元/人/月,100-104岁老人提高到100元/人/月)。通过政府与个人、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确保了每个长寿老人都能幸福安度晚年。

气候温和 舒适宜人

如皋市气象局曾以《如皋长寿现象与气候条件的分析研究》为题,聘请省内气象专家参加,花2年时间对如皋市47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报告。报告显示如皋常年平均气温为14.8℃,7月最高27℃,1月最低2.1℃,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气候温和,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常年平均降水量1054.7毫米左右,平均降水日数137.2天,表明如皋雨水充沛,分布平均;常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际振幅小,年内月际波动也小,舒适宜人;常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13.3小时,最多达2356.9小时,最少也有1757.7小时,充裕的日照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条件。

土壤多样 水质优良

如皋土壤主要来源为长江冲积物,且受淮河冲积物的影响,从而使如皋土壤母质的矿物构成比较复杂,为土壤元素组成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许多科研单位,通过对如皋地区土壤的类型和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如皋地区的土壤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适中,使如皋人的饮食维持了有益元素的正常水平,加速衰老的有害元素如铅、镉等含量又很低,使人体细胞及生物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保持免疫活力而延缓了衰老,从而能健康长寿。另一方面,如皋境内水网密集,河汊纵横且与长江贯通,饮用水源丰富,水质优良。2005年央视十套曾以《探寻如皋长寿之谜》为题对如皋土壤、水质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作了专门报道,认为这是如皋人长寿的重要原因。

养花植树 空气清新

由于如皋气候条件优越,境内林木茂盛,绿色植被常年覆盖。自古以来,如皋人就重视环境绿化,如皋普通农家大多是“前有大树,后有大竹,中间才是堂屋”。现在大部分居民都住进了楼房,仍有不少居民在室内或阳台上都放置盆景,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根据环保部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的大气监测显示,我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广大农村保持在一级标准。清新的空气、宁静的居住环境也是如皋人健康长寿的因素之一。

民风淳厚 社会和谐

金力教授认为,长寿和遗传因素只有25%的关联,更多的是和环境及生活方式有关。金力教授说,通过一年的研究,通过比照三个组研究发现,在生活环境、方式方面,90%的“长寿组”老人家庭非常和睦,绝大多数都是多代同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如皋的乡规民约,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赘,而当成家庭的荣耀,这就为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最佳的社会环境。据调查,我市有94.1%的百岁老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应当说,大多数长寿老人能获得高寿,其后代确实是功不可没。他们对老人经济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保障,生活上给予照料,精神上给予慰藉。四代或五代同堂,儿孙绕膝,尊老爱幼,这正是如皋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老人能够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因此,如皋的长寿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孝”文化。

良好习惯 健康饮食

这些长寿老人普遍都爱吃什么,这成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金力教授介绍,通过对蛋白质摄入方式的分析,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长寿组”老人体内鸡蛋和牛奶的蛋白都非常高,而肉类蛋白很低,同时,长寿组老人大多喜欢吃当地特产红枣和蜂蜜,平时蔬菜和水果也比其他人吃得多。是什么样的特色饮食支撑如皋人生命远航?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结为四个字:“淡”、“杂”、“鲜”、“野”。所谓“淡”,如皋人的饮食习惯是粗茶淡饭,以素为主,重油重糖,拒绝大吃大喝,暴饮暴食。所谓“杂”就是吃得杂、什么都吃;吃杂粮,饮食不离粗粮,如皋人的饮食方式一般是一天一干两稀,主食除大米、面粉外,还兼有玉米、麦类、薯类等杂粮,如皋俗语说得好,“糁儿粥米打底,吃了能活九十几”。所谓“鲜”就是如皋地区河港交错,是一座新鲜食品的天然仓库,如皋人吃东西讲究个“出水鲜”。所谓“野”,俗谚说:如皋人,生得怪,有菜不吃吃野菜。野生的、天然的绿色食品,污染少,吃起来鲜美可口,营养价值极高。

心态平和 热爱劳动

在被调查的百岁老人中,绝大多数老人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人与事、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体现出一种与人为善的豁达胸怀。调查显示,百岁老人的性格开朗,对待人间是非,能够放得下,想得开,淡泊人生,与世无争,经常保持坦荡豁达的精神境界。他们的性情较为温和,无论家庭还是邻里关系都比较融洽。百岁老人们年轻时都是勤快人,年纪大了仍闲不住,只要身子骨还能动就不肯歇着,老人喜欢帮儿女干点家务活,到田边地头走走,到邻居家拉拉家常。劳动练就了他们一副好身骨,劳动使他们快乐,劳动使他们寻找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如皋人长寿的原因之一。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王磊
0

有害信息举报